而且,因为机体要搭载乘员,单是轻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强度,采用足以抵御阵风、气压和气温变化的结构。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最终找到了满足上述要素的答案。
——应运而生的就是下图中的飞机吧。
一眼就可以看出,太阳能飞机的机翼非常长。翼展为72米,比波音747-8I的68.5米还要长。机翼上安装了约1.7万个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单元产生的电能用来驱动四台最大功率为17马力的马达,左右各两台,多余的部分储存在蓄电池中。
![]() |
每台马达的最大输出功率约为17马力。配合输出功率,螺旋桨的转数降低到了525转/分钟。在夜晚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耗电,飞机的飞行高度会从8500米逐渐下降到1500米,像滑翔机一样飞行。
与机翼相比,机体本身的长度极短,类似于滑翔机的形状。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减轻重量,总重量只有2300公斤。仅相当于一辆乘用车的重量。电池、马达和太阳能电池板占据了大部分重量,单是电池就达到了633公斤。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多余的重量,实现轻量化,机壳材料采用了碳纤维。
![]() |
信息技术当然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机体信息利用传感器逐次采集,在对数百个以上的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后,发送给飞行员和管理系统。环球飞行的关键——放电和充电的平衡随时受到监控,按照飞行条件,调整到最佳的输出水平。
有制约才有发展
——项目的进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皮卡尔:现在技术上依然有需要克服的课题,今后估计还会出现其他课题。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存在制约,才催生出了新的创新。
当然,单靠我们的团队无法解决所有的课题。开发也借助了外部的帮助。核心开发组大约有50人左右,除这部分人员外,还有80位技术伙伴,以及超过100位的外部专家提供了支持。
![]() |
为了这个项目,还有不少企业无私地提供了技术帮助。提供通信设备的通信公司瑞士电信为我们专门开发了飞机上配备的超轻量小型基站。使飞行员在飞行之中,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卫星手机进行通话。
对于太阳能单元技术、机壳材料、马达、电池等技术,合作企业的援助同样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olar Impulse是一项打破了国家和企业界线的大型项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