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本世纪初光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尚德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种光环经久不衰。2005年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一度成为光伏的代名词;2012年业绩的衰退和资本的行动,一度成为失败的代名词;2013年宣布破产和资本的博弈,一度成为国际级光伏企业重组的重大案例;2014年重组的完成,其结果如何更成为持续的关注热点。现在看,成为光伏企业重组成功的案例,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
重组带来的经营结果是不错的。从产能角度看,2011年年报显示,无锡尚德的电池和组件产能为2.4GW。去年底,重组尚未完成时“预测无锡尚德2014年的组件销售量将达1.5GW左右”。目前努力的结果是“在2014年年底将自产产能提高至3-3.5GW的范围”;从销售业绩角度看,仅在日本市场就超过了200MW;从技术进步角度看,无锡尚德近两月向市场推出了3款新产品,其中一款Wem高效组件,转换效率达17%。
光伏市场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无疑是基础条件。对于光伏产业发展,如果你长期关注专业机构的数字,给人突出地感受是:现实的实际完成量总是大于预测量, 未来的预测量总是在不断提高中。比如中国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有从5GW到35GW的变化过程。没有这样的市场空间,即使是英雄也难有用武之地,是现实的市场需求,给了尚德重组成功的基础。
资本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股市已经连续六年多的低迷,半明白的人会说是“缺钱”,明白的人会说市场永远不缺钱,是缺少财富效应。在去年光伏产业最困难的时候,郑建明所代表的资本力量所以大举进入,恰是因为光伏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最低的资产价格的存在,是因为财富效应的存在,对此,资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观察无锡尚德的重组过程,也是金融资本完胜产业资本的过程。
企业发展战略设计的胜利。看得见财富效应并巨资投入,不代表一定能够获得财富,在并购市场并不完善的中国,巨资重组失败甚至把母公司拖向困境的也不乏其例。分析顺风光电对无锡尚德的收购,从成本看,比较通威对赛维合肥资产的收购成本不一定是最优的;从运行效应看,无锡尚德助推顺风光电向大型电力运营商快速迈进的效果明显。这就是企业发展战略设计的成功,无锡尚德的品牌和产能,无疑增加了郑建明构造庞大加工能力支持下的垄断型光伏电站运营商模式成功的砝码。
从无锡尚德重组成功,中国光伏企业应当看到的是,首先,产业已经进入金融资本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这既说明光伏产业具有投资价值,也说明光伏产业前景广阔;其次,曾经世界第一的无锡尚德都破产了,重组使得其资产获得焕发活力,对于那些幻想在外部资源保护之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无竞争力光伏企业来说,应当以更加主动的心态迎接新资本的进入,加速完成中国光伏产业的整合。
(作者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