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顺利与否,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领先的光伏巨头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转向下游。
这两年里,中国光伏企业转型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经过两年的行业整合,中国光伏市场不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且整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发生了显著的转移。
钱越来越难赚,尤其是在制造端。这一认识促使光伏企业转型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在许多企业试图将重心往下游推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国内光伏市场目前并没有太多转型的空间。
随着国家能源局接连出台支持光伏应用市场的政策,下游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蛋糕;但同样由于政策和产业环境的整体缺陷,某些满腔热情涌向下游争食的企业显得有点尴尬。
转型包袱
如果留意一下最近一年来中国光伏企业的相关报道,会发现一句口号的出现率特别高,那就是“从光伏产品制造商转型为太阳能能源供应商”。或许可以说,这是国内光伏企业转型的主要思路。
在国内的政策环境下,向“太阳能能源供应商”转型更多地体现在光伏电站的火热。
两年多前,中国光伏巨头英利当时仍坚守在行业中上游,董事长苗连生曾明确表示英利不会涉足光伏电站业务,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赚了”。但如今,英利成了电站领域优势相当明显的厂家之一。凭借着海南、河北、新疆、宁夏等地多点开花,英利至今已储备了1.4GW的电站项目,其中包括200MW的分布式项目,甚至在海外也有将近200MW的电站储备。
如果单从拥有的电站容量来看,英利无疑是光伏企业中“向下走”最成功的。
但2014年4月,英利与联合光伏签订了电站收购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联合光伏计划于2014年至2016年期间,有条件收购英利绿色能源拟在中国开发建设的不低于3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项目。英利旗下全资项目公司将负责电站项目的开发、建设,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及验收并满足其他相关前提条件后,联合光伏将通过收购项目公司股权的方式获得项目所有权。
此举让业界重新审视英利向电站业务的转型意图。从财报来看,一直到2014年第二季度,英利的净亏损仍高达2.852亿元,这个数字环比削减约14个百分点,伴随着光伏组件出货量环比上升40.8%,毛利率15.6%,这家公司正在努力改善运营和财务。苗连生表示,英利“始终致力于重回盈利轨道”。而光伏电站的建设投资是其改善盈利能力,优化财务结构的重要手段。
那些曾在制造端深耕的企业,此时最能体验到这个环节盈利的困难。发电市场的崛起是国家政策为企业打开的另一扇窗,只是这一扇窗的风景实际上并不甚开阔。电站项目确实有收益稳定的优势,但其回款周期漫长对负债高企的光伏又是另一个负担。
对于2013年年底负债率仍高达80%的英利来说,即使真的有转型为光伏能源供应商的意愿,那也将是比较遥远的未来。从当前经营和财务状况来看,光伏电站之于英利与其说是转型的终点,更像是快速回款、支持其走出困境的工具。
英利所拥有的资源和圈地的能力使其在建设光伏电站时更具优势,但全部坚持长期持有,以运营电站的模式实现盈利对目前的英利来说并不现实。
相对来说,晶科能源在电站领域转型是思路更清晰的企业。
晶科向电站业务转型有两个重点,一是坚持长期持有,二是与制造业务拆分上市。单从容量来看,目前晶科完成并持有200MW的电站资产,2014年计划完成400MW的电站建设,项目储备也达到1GW。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晶科的电站分拆上市计划会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完成,这将为晶科的电站业务构建更完善的融资平台,应用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在整个公司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要大规模开发和长期持有光伏电站,要求公司有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充足的现金流。在整个光伏市场,晶科较早地实现了扭亏为盈,也是少数几个2012年以前就开始布局光伏电站的企业。自扭亏以来,晶科的盈利持续稳定上涨,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晶科能源第二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38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830万元增长186%;毛利润为人民币5.503亿元,去年同期是人民币3.116亿元,毛利率为22.6%,高于去年同期的17.7%。
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还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晶科的负债率不高,经过去年两次增发,现在负债率在70%以内。此外,晶科的电站业务得到国开行的大力支持,为其提供30个亿的授信,晶科现在用信将近8亿。陈康平说:“相信随着我们业务的开展,国开行还会进一步增加授信额度,同时我们也从美国等其他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一级资本市场和银行融资相结合,所以融资这块我们还是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新路难行
不管顺利与否,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领先的光伏巨头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转向下游。但却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在电站业务领域分一杯羹。
光伏电站,尤其是大型地面电站看起来红火,某种程度上是相对分布式项目而言。尽管一系列支持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出台,该模式仍因为缺乏可操作性而受到冷遇,相对地,大型地面电站则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因此成为光伏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
江山控股有限公司有着丰富的光伏企业融资经验,其执行董事刘文平认为,虽然地面电站融资相对分布式容易,但这种模式仍具有一定风险,总的来说,投资下游电站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但流动性比较差,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根据刘文平介绍,目前大型地面电站的融资一般只有从国开行贷款这一路径,商业银行贷款不是做不了,但贷款规模和期限会受到严格限制,非常不适用于太阳能电站。除了渠道稀少以外,纯粹的项目融资困难度也相当高,目前基本无法实现承债收购,这将影响电站后续的转让交易。
更直接的问题是,现在地面电站建设期的融资也越来越难,以往行业形势好的时期,组件厂资金宽裕,或许愿意为项目垫资,但现在电站买组件基本上已经没有账期了,都是货到付款或者现款现货。之前的很多电站项目,包括EPC都是靠着设备商垫资做起来的,建设期融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开发商没有意识到过桥资金是个问题。“我们了解到,现在很多电站建到一半没钱了,就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整个建设周期的资金,至少得把流动资金准备好,才能开动电站的建设”。此外,某些区域的限电问题和补贴发放不及时也会严重影响电站的贷款。在这样的态势下,真正能在电站领域站稳脚跟的企业并不多,更多寻求转型的企业必须找到新的答案。
昱辉阳光在2014年内先后卖掉了青海、新疆以及境外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几个电站,容量超过200MW。这家2014年第二季度才重回盈利轨道的企业还曾于2013年年底关闭其部分多晶硅工厂,致力于缩短战线,成为一家轻资产公司。
从表面来看,昱辉阳光不同于其他光伏领军企业,没有试图通过投资终端电站实现盈利,甚至在大热的分布式光伏业务上也没有动静。2013年年底,当时昱辉阳光的CFO王程明确表示,由于战线过长和资金消耗巨大,昱辉阳光将逐步退出电站业务,专注做好组件业务,并且重点拓展OEM业务。
但这并不代表昱辉没有转型的规划。昱辉阳光内部一位总监级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由于资金回收困难的问题,昱辉不会直接开发系统,但公司有计划做终端系统客户的生意,在下游转向做光伏系统的运维服务。
随着光伏发电的兴起,运维市场也正在逐渐崛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针对西部电站的一项调查显示,光伏组件发电功率衰减现象较为严重,晶体硅组件三年内的衰减率在3.8%-7%之间,非晶硅电池组件衰减率则高达20%,明显高于正常值。许多新兴第三方运维公司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
事实上,昱辉阳光在2012年就已经有意图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其在OEM业务的发展也是为了实现这一战略,通过全球代工模式打造品牌,配合相应的运维服务,进一步推广昱辉的整体系统服务。
然而,根据上述总监人士表示,目前该转型之路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全球客户信任中国产品和中国服务。昱辉的业务以中下游客户为主,体量较小,而且目前暂时只能针对自己品牌的产品提供服务,利润还是来自自身产品,离真正实现转型还有很远距离。可以说,昱辉阳光为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否能成为成功案例,一方面依赖于自身战略的贯彻和执行,另一方面更依赖于全球光伏市场兴衰。
选自《南方能源观察》2014年11月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