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消息:据浙江日报报道,孕育出“嘉兴模式”的浙江,近期又酝酿推出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破解分布式光伏融资难题的新方法。近日,浙江推出首支以分布式光伏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光伏宝贝———阳光一号”基金。该基金一经面世,即受社会追捧,在一小时内售罄。
“光伏宝贝”只是先行者,它的背后前来淘金的投资者已是人头攒动。自国家能源局9月出台政策着力解决光伏产业融资难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赢利预期大大提升,也为光伏基金的发布提供了可能。面临大规模应用的光伏产业,社会资金密集投向光伏业正是一个大产业大爆发的前奏。
投资成本下降吸引资本
“光伏宝贝———阳光一号”基金,是由浙江贝壳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发行,所募资金专项用于宁波合大申洲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贝壳财富联合创始人曾文杰称:“阳光一号基金以未来可确定的售电收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方式或许为光伏电站建设融资难点亮了一盏指路灯。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小型太阳能电站开发的瓶颈,通过资产证券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可降低融资成本,绕过银行系统繁琐且不确定的审批流程。光伏电站以其长达20年稳定且相对较高的预期收益,通过资产证券成为适合投资的产品。” 曾经,售电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最大瓶颈,这也导致了分布式光伏投资前景的不明朗。不过,这一局面目前已得到改变。近期,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各省、地、市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升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赢利预期。
政策的持续利好使得不少上市的光伏企业不断通过定向增发、并购等方式加码投向光伏电站项目。中民投发起成立100亿光伏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光伏电站和中游并购整合;航天机电和建银国际合作,成立了光伏产业基金;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也在筹建专注于电站投资和收购的光伏基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也在牵头成立“国灵光伏应用产业投资基金”,拟为分布式光伏提供启动基金;联合光伏还尝试通过众筹模式,筹集资金。融资租赁公司也在涉足光伏电站融资,能源企业也成立融资租赁企业。
截至目前全国新建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金额超过760亿元。
更多光伏产业基金方案正在制定中
“光伏宝贝”只是资本市场的冰山一角。热情似乎正再次光顾这个曾被冷落的行业。两年前的光伏行业寒冬,已恍如隔世。几个月之前,史玉柱悄然设立了一个名为绿巨人的公司,重点投资光伏业,据 了解其规模在40亿左右。在史玉柱身后,淘金光伏的投资者已是人头攒动。
面对如此热情的资本,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自然是表示欢迎,他告诉笔者,“光伏基金是一次有希望的尝试,能够有效地解决光伏产业现在融资的问题。我们协会也将推出发展光伏产业的其他相关基金,目前正在制定有关方案。”但相比于火爆的资本市场,沈福鑫显得更为冷静,直言中小企业并不一定能从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浙江省产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中小光伏企业因过度依赖外需市场而深陷困境,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韶也有同样的担忧:“大量资本进入光伏产业当然是好的,将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但还是要看基金的模式。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基金是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明确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只要小企业符合基金设置的创新条件,都可以通过申请获得一定资金,那收益的范围就会比较广。不过,现在这样的基金可能比较少。”其实,资本都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属性,资本更愿意和大型光伏项目合作,最后成为资本和大型光伏企业的盛宴。在徐韶看来,在资本大浪潮来临时,中小企业反而是危险的,“或许只有政府牵头,设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才能帮助 他们渡过难关。”
融资操作依然存在壁垒
面对火爆的市场,依然有人冷静地看到光伏产业面临的风险。今年,国家和地方多个政策的出台,令光伏电站的资本市场融资、项目申请及银行放款等,都比以往更加放松。但热潮背后,诸多不确定性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比如,建设一个分布式电站项目,银行通常会要求电站进行担保,但是电站资产稳定性存在较多的变数。光伏电站的保险及理赔、电站建设方与电站投资方之间由于垫款等原因,彼此的摩擦也较多。
中鼎投资创始人陈方明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困境。“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做环保方面的项目,去年做的两个都是和清洁能源相关的,目前还打算跟踪一家水处理企业。”中鼎投资合伙人陈方明对笔者透露,发展清洁能源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必须要做的;他也一直在做光伏产业上下游的股权投资,也曾经尝试过发行光伏基金,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做出放弃这个决定很困难,因为现在分布式光伏建设市场非常火爆,但现实操作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光伏电站各方的摩擦,很多屋顶产权不明晰等等原因导致银行贷款方面不通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