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国内诸多行业存在结构性失调的指导会议,令疑似复苏的中国光伏产业再生变数。事实上,国内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迹象在2008年下半年即已初现端倪。一场去泡沫运动正在这个新兴行业内悄然进行。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条例,会议提及多晶硅行业存在重复建设的倾向,并责令相关部门加速对多晶硅等新兴产业要建立相应的准入标准。
比照今年3月份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俗称“屋顶计划”),以及7月份,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三方印发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下称“金太阳工程”),此次会议涉及内容可视为,中央政府对光伏产业多方利好假象下的一次警告。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急剧跳水,对比峰值一公斤350美元至现在约70美元的价格,跌幅达500%,当初签订长期购买协议的国内光伏企业,因此而出现成本与售价倒挂的现象,同样,对于危机前盲目上马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多晶硅过低的价格,亦让产量随即转变成库存。
一直掩盖在新能源光环下的光伏产业被重新审视。
常州押注光伏产业
受产业效应拉动,江苏为国内光伏企业聚集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常州和无锡又为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的龙头。
关于常州市的光伏企业数量存在多种说法,一说为150多家,一说为30多家,而据常州市下辖金坛市金坛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季旭童向时代周报表示,目前整个常州市已超过60家,加上各光伏企业的配套企业,已达150家。
光伏企业带动效应类似大型钢厂的“围钢经济”,一家大型光伏企业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及产业补充环节往往品类繁多,除了可以提供这家光伏企业产业延伸所需的产品,亦包括诸多代工项目,驻地在常州市高新区的天合光能即为典型代表。
常州市辖两大光伏产业园,包括天合光伏产业园和金坛光伏产业园。据季旭童介绍,金坛光伏产业园园区内入驻15家光伏企业,其中6家已较具规模,包括亿晶光电等大型光伏企业,而零散驻扎在金坛市各乡镇的光伏企业也已达15家左右。
至于天合光伏产业园就更为奇特,从产业园命名就可知是市政府为其量身定做,其间透露出政府欲求以光伏产业来拉动整个市区经济增长的意图。
常州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副处长姚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8年整个常州市的工业产值有5000多亿元,但光伏产业的销售收入只有140亿元,由此看出,即使是产业密集度较高的常州,光伏产业所能提供的收益仍然微小,但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恰好顺应政府的振兴计划,今年3月,常州市出台《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五大产业行动计划(2009-2011年),包括了新能源行业,对于已被视为“太阳能之都”的常州,新能源几乎等同光伏行业。
“光伏产业兴起时间毕竟很短,较之常州的老牌产业可能是起点低了点,但成长速度很快。”姚勇说。
细则中提到2011年新能源产值突破700亿元,同时,企业在满足相应标准后,政府将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植和优惠,其中包括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及企业贷款担保等。具体到新能源产业,政府将提供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常州市光伏产业的销售额为140亿元,而截至今年8月底,市区各光伏企业销售总和为120亿元左右,加上第四季度为光伏市场淡季的原因,今年勉强和去年持平,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实际的出货量已经严重萎缩。为此,常州市发改委将对全市光伏企业摸底,据姚勇透露,报告将于今年9月份完成。
常州市政府为此也提出了扭转光伏产业颓势的设想,包括延伸光伏产业链,使产业链各端企业互相对接,扶持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督促企业把市场引导至国内。
9月1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天合光伏产业园发现,较之国内其他成熟产业园,天合光伏产业园依旧显得粗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合光能已位居国内光伏企业的前三甲。且常州被视为中国光伏企业的示范基地。
常州市力求把常州建设为“中国光伏产业之都”,与之相邻的无锡也持同样的想法,城市品牌的争夺演化成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较量。
数量上的高低较量实际已促使产业走向畸形,常州高新区一官员告诉记者,即便是国家出台相关准入条例,常州仍积极引导光伏类企业入驻。
地方政府对新兴产业的热衷,无疑成为了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助推剂。
多晶硅泡沫一触即溃
常州对光伏产业的诉求,透露出新能源概念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
走出江苏,光伏产业在多个省份遍地开花,包括河北、江西、福建、四川、上海,甚至直达中国的最西部青海、宁夏等省、市、自治区。
光伏企业的高歌猛进,除了地方政府的“亲力亲为”以外,光伏产业整个产业链的暴利也是最主要原因,其中处于产业链顶端的多晶硅生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