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设备企业Manz通过某些媒体大规模宣称其自有CIGS交钥匙生产线,百兆瓦CIGS成本仅为每瓦0.05欧元,相当于人民币0.35元。大幅低于晶体硅组件成本。Manz称该公司采用线性共蒸镀源工艺的CIGS交钥匙生产线,在一定规模的产能之下,所生产的CIGS组件良品率高达94%以上,效率大幅提升超过15.3%。
Manz的 CIGS技术起源与德国一家研究机构ZSW,2010年7月ZSW宣布一项世界纪录:利用这新技术,在1CM乘1CM的小模块上,转换效率达21.3%。而这技术已经济转给德国太阳能公司乌尔斯(Wurth Solar),乌尔斯又技转给德国自动化设备大厂曼兹(Manz)。小样品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室最高转化效率2014年10月刷新为20.9%,由德国太阳能和氢能研究机构ZSW采用共蒸镀法制备,目前ZSW已将CIGS的效率达到 21.7%。Manz最新报道称Manz的量产CIGS电池效率是14.6%的(受光面积达15.9%)。然而,CIGS的配方极难控制和稳定实验到量产的过程是及其复杂和艰难的。大面积电池组件转化效率及产量根据各公司制备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15%范围内。
此外,业内人士告诉世纪新能源网记者CIGS太阳能电池制程复杂、投资成本高、关键原料的供应不足、缓冲层CdS具有潜在的毒性。
Manz近期宣传:当前晶硅组件成本每瓦4.5元人民币,相比之下,Manz CIGS交钥匙生产线将组件生产成本降至每瓦2.5元人民币。事实上目前晶硅组件成本多晶3.4元每瓦、高效单晶3.8元每瓦。如果真要如Manz所宣传的每瓦2.5元人民币,全中国乃至全球的晶硅电池企业都直接关门歇业了。
业主不是傻子,据世纪新能源网记者在国电某电站实验区获悉,该区CIGS电站同比该区晶硅电站在年均发电量上基本无差异。而且,国内多家电站业主在批量采购前都会用多品牌产品、多条技术路线产品小面积装机现场发电对比。此外,多位技术人员表示,薄膜太阳能电池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稳定性,能否25年控制衰减还没有验证。但晶体硅电池组件实践中应用已经超过30年仍在继续发电。
Manz宣传自己的CIGS成本仅为每瓦2.5元,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其未大规模普及呢?做营销,炒噱头,那是你的事情。但作为科学技术公司更应尊重事实数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