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太阳的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处在萌芽阶段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方兴未艾,在各国都是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它或许可以成为带领人类走出能源和经济危机、走向低碳生活的“火车头”。
光伏产业最近不是一般的“热”,企业、资本和地方政府都看好这个潜力无穷的行业。
进入2009年,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出台进入密集期,今年3月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过了不到4个月,又启动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计划在两到三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光伏上网电价也呼之欲出。
利好措施频频出台无疑再次激发了市场的热情。后危机时代,江苏、浙江、宁夏、四川等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应用力度,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态势下,一座城市或者一家企业又有多少胜算呢?
低压电器、纺织、人力资源企业
纷纷转型投资光伏行业
太阳的万丈光芒,吸引了无数前赴后继的“逐日”英雄。
2007年9月26日,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生产基地在杭州隆重奠基,投资10亿元。当时,意气风发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存辉宣布,正泰引进的国内第一条太阳能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在投产当年即可实现盈利,正泰太阳能将于两年后在美国华尔街上市。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正泰太阳能的既定步伐。但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龙头“正泰”高调亮相光伏产业,被认为是浙江民营企业主动顺应国际竞争形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标志性事件。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博士是南存辉“三顾茅庐”请来的。儒雅的杨立友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在美国太阳能行业从事过20多年的科学研究,拥有18项专利发明。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杨立友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经济形势已经回暖了,国家的财政补贴政策也密集发布,我们国庆期间一天都没有休息,满负荷运转。目前在国内有三四个项目在运作,还有欧洲和美国的订单。”
成立于2006年10月的正泰太阳能已经是杭州光伏产业队伍中的“老兵”了。下沙开发区目前共有三家光伏产业相关的企业,这三家企业都很新,新到还没有“呱呱坠地”。
龙焱科技成立于2008年5月,以留美归国人员为核心力量,重点研发新一代碲化镉薄膜电池及组件,目前还在研发准备阶段。“我们申请了40亩土地,厂房还在设计中,争取明年底可以投产。”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晖介绍说。
而龙驰幕墙主要从事太阳能幕墙、门窗工程设计和施工。该公司也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但是董事长胡锦阳透露,公司厂房争取月底可以动工。厂房届时会自主设计、安装一个太阳能光伏示范项目,打算综合利用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太阳能应用和测试项目。令记者意外的是,胡锦阳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是浙江最大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和浙江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都有密切的劳务合作关系。
在光伏产业,还有很多这样“半路出家”的企业,巨大“钱景”还吸引了传统的纺织企业投身其中。国内第一家通过德国TüV认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天裕光能就是由绍兴的两家纺织企业共同投资的。
天裕光能成立于2008年初,是一家专业从事非晶硅及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10月15日,记者一行参观了天裕光能。光可鉴人的太阳能玻璃幕墙,从日本进口的设备流水线,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天裕光能完成了从工厂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线正常运行到产品下线的“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09年6月,第一条年产25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
记者参观天裕光能厂房时,总经理金国庆正忙着接待一家香港投资公司的代表。天裕光能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后,知名度迅速提高,已收到来自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订单,目前出口近6000瓦电池产品。
据统计,全市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有38家,截至2008年,企业已累计投入资金39.19亿元,形成太阳能电池产量约255兆瓦,实现销售产值26.17亿元。而浙江已有60多家规模光伏公司,100多家光热企业。记者从浙江电力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收到了30家浙江光伏发电项目共计40兆瓦的并网发电申请。其中,已经核准的项目有3个,分别来自义乌、余杭和嘉兴。
五年投入2.8亿元
杭州有可能变成一座“太阳城”
“发展新能源,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符合杭州现代产业导向,现在不做,将来后悔。”杭州的光伏产业政策扶持由蔡奇市长一手主抓,在调研光伏企业时,蔡奇旗帜鲜明地表态对光伏产业的看好。
未来,杭州有可能变成一座“太阳城”。屋顶上一块块深色的“玻璃幕墙”连接成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久的将来,杭州市民或许就能在奥体中心、地铁、机场、钱江新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