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启之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建成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目标,虽然已难以按期实现,但发展光热发电的方向未变。在2015年6月25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暨CSPPLAZA年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梁志鹏副司长对于这个问题开诚布公,并用两个“不会变”表达了对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决心,使业界倍受鼓舞。他表示,目标虽然未能实现,但它却是我们的最终方向,我们发展光热发电的决心不会变,我们加快启动光热产业的工作信念不会变。
梁志鹏副司长介绍,近两年来,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国家能源局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光热发电资源调查。对适合光热发电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资源调查,并基本形成成果,从调查成果来看,具备技术条件的开发潜力达3亿千瓦。近期,考虑到电网输送、市场消纳,具备建设条件的场址有1200万千瓦,这个成果对国家层面决策非常有价值,对未来能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二是能源局一直积极推动示范项目的建设。制定了示范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技术条件,待确定近期建设规模和价格政策后将会很快启动。三是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电规院和水规院对光热发电技术、产业发展做了非常好的研究,对国内产业的基础做了详细的调查。相比两年前对光热发电在中国是否可行存在试探性,现在,可以确定在中国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完全具备条件。我们相信,光热电站规模化建设启动之前的等待不会太长。
对于如何做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工作,梁志鹏副司长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意见。他指出,相对来讲,我们光热发电技术还没达到一定规模,处于一个启动的准备阶段。太阳能热发电健康有序发展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1. 要做好规划。现在提出来建设太阳能光热项目的地方和企业较多,但是对一个区域资源条件的测量、评价、气象观测、规划等工作不足,还是在围绕个别项目进行。对于项目的建设、在区域内起的作用、其它电源所处的位置和在区域里面扮演的角色等等需要进行完整规划。
2. 光热发电到底需要在哪些技术方面进行创新?除了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工程建设方面,需要尽快形成技术能力,要研究光热发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到底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建议结合我国特点做一些研究。如果我们在光热发电的技术上、规模上、运行方式上能够更加适合电网系统性能的运行,它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光热发电发展成熟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取代火电的作用。为此,梁志鹏副司长认为应在熔融盐储热换热技术上多做些研究,因为中国缺少调节性电源,如果在熔融盐储热换热、产生蒸汽的环节进行改进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调节性电源使用。光热发电如果能具备这种快速调节的性能,有可能达到天然气发电的作用。
国家批准给浙江中控的1.2元/kWh补贴电价,相对于该企业而言可能偏低,但相比其它新能源发电还是比较高。如果光热发电可以具备调节性能,作为调节性电源来使用,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具有现实的经济性。为此,光热发电的比较对象应该是燃气发电。把光热发电的成本降下来,并且把运行性能提高到燃气发电的水平,这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思路。这也是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技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结合,才能有发展空间。
3. 产业自身要发展。现在,光热发电不管是槽式还是塔式,熔融盐还是换热器,还有反射镜等等方面,整个产业要形成体系,要达到规模化制造,才能全面发展。在中国搞光热发电,部件应该本地制造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有竞争优势。这个领域到底对我国有多大的贡献量?这个产业发展对中国有多么重要?需要我们思考。当光热发电启动之后,应该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形成全产业链体系。我们应该有一个使命和责任,建立光热发电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尽快提高光热发电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才能推动光热发电技术广泛的应用。
最后,梁志鹏副司长表示,众多企业单位一定要形成合力,提高光热发电技术,建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一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一定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使光热发电发展成为新能源中的重要新领域、新产业,成为推动环境保护、能源转型、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