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彭博未来能源亚太峰会在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正式开幕。中盛作为行业赞助商第二次全程参与这一峰会。
峰会现场大咖云集,澳大利亚环境部长Greg Hunt、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Leslie Maasdorp、挪威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Eirik Waerness等8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企业家、政坛精英和思想领袖,共400位来宾共聚一堂,从“投资 科技 转型”三个视角聚焦亚洲40亿人的能源市场。
作为能源企业精英,中盛CEO佘海峰在开幕论坛上与参会嘉宾分享对“新常态”的理解。他表示由于发电端和售电端都在等待国家新的政策出台,因此目前电力行业仍然滞后于国家实施“新常态”战略的步伐。作为企业而言,他期待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电网层面,都能以开放的心态,市场化的手段,打开端口,欢迎不同形式的能源。
目前,国家和地方各类新能源扶持政策频出,佘海峰表示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更给予了企业未来在国内市场发展新能源充分的信心。面对“新能源平价上网”在技术及成本方面带来的挑战,他认为,新能源企业都是从市场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向来不惧挑战。过去的十年见证了光伏度电成本的大幅下降,他相信,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成本方面的挑战不会是最核心的挑战。未来,中盛会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引领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而不是仅仅是电站开发和大规模制造。
电价调控层面,佘海峰建议应当学习国外市场经验,引入“电价竞标”这一机制,尤其是面对西部这样的大规模发电市场。如此,电价将不再由国家决定,而是由企业竞争力决定。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投资强度大、资金密集,有着金融产品的属性。一直以来,中盛着力打造公司投融资实力,不断挖掘光伏电站的金融属性,与全球80余家金融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光伏电站金融解决方案。与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合作,也正是中盛在这一道路上的实践之一。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