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清华科技园区创新大厦,清华阳光研究院召开了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大会。
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奠基人殷志强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峰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副主任高工何涛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李凡教授和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晓黎教授。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员工有北京清华阳光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裁文辉先生,公司副总裁李旭光先生,各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
首先,在会议上王志峰教授报告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特点、全球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同时,就2022年北京-张家口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契机,和文辉总裁分析讨论了清华阳光为张家口奥运会提供新能源服务的技术和市场方面的问题。其中,王教授指出了为确保光热电站的均化发电成本趋于1元/千瓦时的太阳能光伏上网电价目标值所需的一系列财税扶持手段,指明了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核心是培养我国的EPC队伍。
接着,何涛教授做了关于国内外的大型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的报告。关于大型太阳能区域供热系统的定义,何涛老师总结为供热能力大于0.5MW、集热器大面积大于700m2的系统,对于体积过小的储热系统会由于热量储存过程中的相对损失过大而达不到预期的储热效果。何涛教授总结了丹麦、德国及我国的大型太阳能区域供热系统的技术和施工情况,肯定了太阳能跨季节蓄热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并指出了市场化及技术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大面积的集热器和大体积的蓄热水池决定了跨季节蓄热技术在城市里
的大规模发展应用不现实,在农村方面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的限制和农村单体房过于分散等条件推行起来也较为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的进步和储热成本的降低。
随后,李凡教授汇报了热泵技术、地热能和余热能利用方面的情况;张晓黎教授也汇报了太阳能行业的最新动向。专家的汇报结束后,大家对汇报内容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探讨,对相关的技术和市场推广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深刻地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表示收获良多。
最后,殷志强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顶天立地”的会议,所谓“顶天”指参加会议的都是代表着中国水平的顶尖科学家,探讨的问题关乎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所谓“立地”指讨论的内容能落到工程实际,从公司和市场实际需要出发。
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面对着太阳能行业形势的风起云涌,清华阳光将始终以开放、包容和合作的心态,将阳光变得更加“Clean bright”,同时结合空气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引领未来能源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