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应用是有效利用太阳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途径。2013年下半年,中国的光伏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光伏发电应用随之快速发展。我市顺应这一潮流,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也迅速增长。到2014年底,建成规模超过180兆瓦,全市大部分镇、街道、重点平台的企业,均有了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走在了前省的前列。但在广大的农村居民屋顶和设施农业领域光伏发电尚处于尝试阶段,为此,2014年7月开始,袁花联络委组织委员,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进行调研。委员们深入光伏生产企业,走访试点单位,联系有关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政协专题民主协商。综合分析认为,推进我市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条件基本成熟,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一、推进农村光伏发电应用的前景和意义
建设“美丽海宁”,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推进农村光伏发电的普遍应用,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节能减排,建设“美丽海宁”。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市部分光伏项目的投入使用,给经济转型发展和环境持续改善带来利好。至2014年11月底,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发电超过3000万度,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积极优化了海宁市用电结构,在用电高峰时期,为企业平稳生产保驾护航。而这300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了标煤1.0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在产生了不小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然而目前并网发电的规模还不大,如已安装完成的市内项目全部并网发电,一年可将提供1.8亿度的清洁能源,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是全社会的事,在农村广泛应用光伏发电工程,将更有力地推进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将更好地引导更多的家庭使用新能源,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海宁”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拓展应用领域,助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产品的不断创新,同时需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近两年来,我市光伏发电应用增长速度很快,2013年,我市建成光伏发电项目规模51.3兆瓦,2014年,我市争取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是135.47兆瓦,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不久前,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海宁经济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行列。根据示范区的要求,海宁市计划于2015年底建成200兆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光伏应用的推广,带动了海宁市光伏产业发展。2014年,海宁市光伏产业进入全面复苏与新一轮快速成长时期。数据显示,至2014年11月底,海宁市光伏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9.1%,高于全市规上企业产值增速。晶科、芯能等光伏企业,初步实现了以产品应用促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而开拓我市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扩大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又是对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持。
(三)农民节能又增收,创造“美好生活”。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的结合空间更大,模式更多,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如青岛即墨太阳能小镇,由昌盛日电首创光伏农业科技大棚进行太阳能小镇建设,“棚顶光伏发电,棚下农业生产”,农民既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又可以和农场合作经营,也可以打工,解决了就业,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家庭增收。根据我市农村房屋特点,农民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电站简单易行,没有产权纠纷,且农村少有高楼大厦,建筑物对电池板的遮挡少;农村空气好、透明度高,又有利于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随着光伏设备报价的越来越低,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电站投资回收周期的缩短,让农民节能又增收已成为可能。在设施农业、家庭屋顶建“光伏发电站”,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靓丽风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我市农村光伏发电应用现状与存在困难
我市居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结合刚刚起步,应用案例还很少,袁花联络委选择了三个案例,进行了调研,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一)村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2014年6月18日,袁花镇红晓村村部屋顶的10kw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投入试点使用,这套由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援建的、总投资9万多元的光伏发电设备的使用,成功解决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及周边道路和广场的照明用电问题。按理论测算,红晓村村部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0485度,使用寿命25年计算,总发电量能达25万度左右。10kw光伏发电设备并网发电后,前5年每年能带来经济效益为14000元,后20年每年能带来经济效益为10000元左右,不仅能省去村办公用电费用,还有一部分的经济收入。在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红晓村的发电情况与收益情况,从2014年6月18日至12月19日共183天,累计发电4189度,上网电量1984度,平均每天发电量25.86度(中途因停电跳闸,而设备无自动复合功能,致使3次共21天未发电,平均每天发电量以162天计算),以此推算,一年的发电量在9500度左右。因红晓村属集体而非“自然人”,受现有政策条款的限制,发电收益结算被暂时搁置。
(二)村民屋顶光伏发电应用。庞建根是袁花镇长啸村第一家海宁市第三家拥有家庭“光伏发电站”的村民。据庞建根介绍,他家屋顶投资7万余元安装了10kw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从9月2日并网发电至12月19日,共108天,累计发电量2804度,上网电量2666度,自用电量138度。收益如何呢?发电2804度,按现行政策每发一度电国家补贴0.42元,省补贴0.1元,此项收益为1458.08元;上网电量2666度,市供电公司对上网电量进行收购,统一价收购价为每度电0.457元,上网电量的收益为1218.36元:两项收益共2676.44元。自用电量以每度电0.538计算,自用电量价值为74.244元,那么,108天发电的合计收益为2750.684元。按现有数据推算,庞家平均每天的发电量为25.96度,一年累计发电量为9475度,一年的收益为9296元,8年可以收回成本。庞家如果自用电量更多的话,相对收益会高些。2014年12月底,市供电公司已和庞家结算了发电收益,钱已到个人账户。庞家认为,虽然家庭“光伏发电站”的前期投入大了点,相信未来的发展空间必定更大。
(三)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相结合。2014年下半年起,袁花镇长啸村就紧锣密鼓地对一块120亩的“嘉绍高速”原预制场地,实施光伏发电建设和秀珍菇(等)棚建设相结合的项目。这一土地流转项目,预计年生产秀珍菇150万棒,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5兆瓦。在使土地资源得到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还将吸引大量资金和人力,前景充满阳光。因此袁花联络委多次到长啸村开展调研,并于2014年10月份开展了一次邀请市农经局、市国土局、袁花镇相关部门参加的政协专题民主协商会,就长啸村流转土地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协商。目前,长啸村村委分别和光伏投资企业、菇棚承租农户已达成协议。光伏设备的安装和菇棚的搭建设计已经完成,这将是实现光伏投资方、大棚承租方、村集体三方得益,又能解决部分村民就业的项目。如果顺利实施,将是海宁市光伏产品与设施农业相结合综合利用土地的创新性项目、开拓性工程。目前,应该说工程项目,已万事俱备,只欠在设施农业上建光伏发电审批这一“东风”。
(四)农村光伏发电推广的困难与问题。一是农村光伏发电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领域主要是企业屋顶,而企业屋顶的资源是有限的,按现在的增速,不久的将来企业屋顶资源将趋于枯竭。而我市共有农户接近13万户,屋顶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的结合综合利用土地的空间更为广阔。二是光伏发电成本偏高。按照现有的光伏设备价格计算,发电成本偏高。如果没有大力度的配套政策落地,对村民的吸引力不大。三是融资困难。由于光伏发电一次性投入大,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因此,投资者小心,银行担心,融资相对困难。四是民房建筑设计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对厂房屋顶开发已形成共识,但对村民建筑尚未引起重视,更谈不上规划设计,如不及时跟进,对以后的改造利用,将带来诸多的不便。五是无序竞争的隐患。从光伏企业对厂房屋顶资源的争夺来看,竞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
三、推进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建议
(一)推进农户屋顶光伏发电应用。一要打造宣传平台。全市182个行政村,有条件建设光伏电站的村,全面推进村部发电装机容量在10kw——20kw之间的光伏电站建设,由光伏企业援建或者由政府补贴建设。光伏发电还是新生事物,老百姓不了解,村部的电站是光伏发电应用的宣传平台,让村民了解光伏发电,引导村民投资建设。近年来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收支平衡面临挑战,村里建设光伏电站,可以让村集体增加一定的收入。二要出台扶持政策。目前光伏发电设备价格偏高,“投资大、回收慢”是农民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阻力。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家庭“光伏发电站”投资成本,如实施家庭“光伏发电站”建设补贴等,若扶持政策跟上,应大有作为。三要多模式推进。农户屋顶光伏发电可采用个人申请安装、社区整体建设、企业投资建设等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推进。在建设户数多的新社区可以实施社区整体建设。对较散的屋顶资源,以村、镇为单位对农户的屋顶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有条件建设分布式发电工程的数量,制定方案,先期可按5kw/户的发电规模引导农户建设,然后逐步推广。四要重视建筑设计。在农村连片建筑设计和改造中统筹考虑光伏发电应用,便于安装光伏设备和提高发电效率。
(二)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相结合。一要规划好流转土地。各村、镇充分利用这一周期土地调整的时机,在保证耕地的基础上,规划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为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的结合准备条件。二要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初步结合。如袁花长啸村“菇棚+光伏发电”集约使用设施农业用地模式,降低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发展秀珍菇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光伏发电工程,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使投资企业得益。三要适时推进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深度结合。当拥有成片的流转土地时,政府可适时引进企业,实施光伏、大棚一体化建设,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大棚,打造光伏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高端现代农业,实现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的深度结合,实现合作者的互利双赢。
(三)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农户屋顶光伏发电推进要化解目前光伏产品价格较高、前期投资较大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创新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的结合涉及发改、经信、科技、国土、农经、税收、电力等众多部门和各镇、村,要成立协调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突破难点,切实落实各项政策,走出一条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相结合,合作共赢,多方受益之路。
(四)试点摸索经验,稳步推进稳妥发展。光伏发电是新生事物,在推进屋顶发电社区整体建设,推进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的结合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要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策略。建议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条件比较好的镇、村先行试点,如袁花镇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健康的光伏基地和成熟的农业设施平台,可以确定为试点镇,把袁花打造成光伏产品应用镇,然后将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市各地。
(五)建立监管体系,确保光伏产品质量。光伏产品的使用年限长,发电的衰减率对投入后产出影响巨大,因此,光伏产品的质量监管至关重要,应建立光伏产品的监管体系,以确保光伏产品质量,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正当利益。光伏发电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方向。所以,推进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不仅要算经济效益账,更要算社会效益账。让我们在推进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中,为“美丽海宁,美好生活”出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