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让自己陷入狼狈的境地,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太阳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都已粉墨登场,并将成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发展新能源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承接与升级,并且承载着巨大的国家战略利益。近年来,许多国家将新能源推向前台,并赋予其缓解环境压力,拉动经济走出低谷、带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等众多历史使命。那么,新能源产业,是否真的能担当重任?
国家战略你追我赶
“我们将利用太阳、风和土壤来为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提供能源”,面对经济危机的余波,世界要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奥巴马给出的答案就是新能源。在奥巴马新政中,超过1500亿美元资金将聚焦新能源技术。目前,在风能领域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装机量第一;而在光伏领域,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的薄膜电池技术已经非常领先,估计2009年它会跃居全球产能第一。
欧盟则启动“精明的投资”,意在加速欧盟转型为21世纪的、充满活力的低碳经济。据预测,其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获得至少50亿欧元的投资。而欧盟各国也有自己不同的新能源发展重点。丹麦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首推风能,在其制订的最新能源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能源构成将是风能占50%,太阳能占15%,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35%,某种程度上,丹麦将成为靠风“驱动”的国家;芬兰选择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森林资源,走生物能源之路,如今芬兰已经建立起了配套完善的生物能源商业链,全国大约有400个大中型能源工厂使用生物燃料发电供热;冰岛的重点将是利用地热资源,其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国家。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其新能源开发技术优势,也在加快步伐争夺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资源短缺的日本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寄予厚望。
富有的海湾产油国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同样兴趣浓厚、不惜重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湾国家正在或即将建设的替代能源发电工程已超过100项,总投资已超过1600亿美元。
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也针对自己的条件和资源优势开始制定相应的战略布局。比如,巴西把生物智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而印度则把光伏规划为未来的重点产业。
当然,在全球这波发展新能源的浪潮中,中国也在积极地行动。中国是继德国之后第二个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国家。在这个立法之后,中国又陆续出台了多个细则,涵盖上网电价、太阳能光伏补贴,新能源项目特许权招标等多方面。新能源产业在多方推动下发展得如火如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向《环球》杂志介绍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圈了几个重点,有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其他方面的探索,如潮汐能、地热等方面,我们也在跟踪。”
当投资热情遭遇窘迫现状
新能源不仅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受到热捧,在投资界,它一样是宠儿。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即便次贷危机以来投资者心态普遍保守,以可再生能源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的规模和数量还是翻了一番。就连Google也按捺不住对新能源的热情,它与专注于太阳能的eSolar公司和专注于风能的Makana合作,前后分别投资了1.3亿美元和500万美元。另外,Google还向太阳能发电公司Bright Source投资了1000万美元。Google做的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的:“你们可以在拯救世界的同时赚到钱。”
然而,新能源一方面让各国决策者和投资者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也让部分人担心它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泡沫。
与其他各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行业十分倚重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自身竞争力往往难以承受市场考验,而经济压力又让政府补贴不可能长久进行下去。有经济学家对其抨击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