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合肥人大发布清洁能源利用和推广情况的的调研报告

   2015-12-15 世纪新能源网39480
核心提示: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为配合做好关于清洁能源利用和推广情况的专题询问,近日,我委围绕我市十二五以来在清洁能源利用和推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为配合做好关于清洁能源利用和推广情况的专题询问,近日,我委围绕我市“十二五”以来在清洁能源利用和推广方面所做工作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近年来,合肥市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太阳能光伏为主,同时风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的使用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煤炭清洁技术不断推广应用。

1.光伏产业发展增速全国领先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加速发展光伏产业,将其作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鼓励光伏企业来肥投资兴业。晶澳、天合光能、三星SDI等重点光伏企业加速集聚我市,成功完成原赛维LDK(合肥)公司战略重组。现拥有晶澳太阳能、阳光电源、通威太阳能、海润光伏、中南光电等30多家光伏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硅料-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产品-电站建设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4年,合肥市光伏产业产值达246.8亿元,是2010年20亿元的12倍,今年计划实现产值300亿元。几年来,合肥市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年均增长率达71.9%,增速领跑全市各主导产业。今年1-6月,光伏产业实现增加值34.34亿元,增速29.9%,在市六大千亿元产业中名列前茅。

2.绿色可再生能源建筑蓬勃发展

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98个,建筑面积1035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71个,建筑面积802万M2;浅层地能应用项目27个,建筑面积233万M2),在建、拟建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107个,建筑面积2212万平方米。根据测算,每年节能16.94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41.8万吨。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25个,建筑面积537.7万平方米,占全省的41 %;列入安徽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2个,建筑面积622.8万平方米,占全省54%。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屡获殊荣,连续8年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表彰。

3.“气化合肥”工作稳步推进

“气化合肥”自“十一五”以来稳步推进,截止2014年底,我市已建成天然气门站12座,铺设天然气管道6000多公里,已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十二五”期间,“川气东送”天然气利用工程、绕城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合肥至庐江高压管线工程等多项重点燃气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供气保障能力。在LNG调峰保障方面,合肥燃气集团所建西气门站有1座5000立方米LNG储罐,储存能力280万立方米,川气门站建有2座5000立方米LNG储罐,储存能力560万立方米,城市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达到7天以上。在建的北城LNG应急调峰气源工程,计划建设2座1万立方米LNG贮罐,储气能力约为1120万立方米。

4.新能源汽车应用走在行业前列

合肥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市,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家庭纯电动轿车推广应用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推出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5万辆,合肥市范围内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已达9656辆(包括新能源客车1844辆,新能源乘用车7610辆,电动物流车196辆,电动环卫车6辆),占比全国4.3%。全市建成24座公交车充换电站,60个电动轿车电桩群,近6000个电动轿车充电桩(含简易充电桩);建成城市级监控中心1座,信息采集监控站3个,维保站10座。初步测算,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运行总里程超过2亿公里,节约燃油约300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

此外,农村沼气利用项目大力发展,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150户,养殖场沼气工程848处、4.884万立方米。秸秆能源化利用也逐渐起步,2014年,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3.3万吨,占全市秸秆总量的0.8%,其中发电利用2.3万吨,秸秆成型燃料利用1万吨。

二、存在主要问题

我市清洁能源产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我市重点发展的光伏、风电等领域,受土地、风场、电网接入点等诸多因素限制,总体发展规模有限,预计到“十三五”末,将面临光伏、风电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开拓新的清洁能源领域,迫在眉睫。

2.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除了光伏发电产业、技术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外,其它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都还较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化经营格局。

3.政策补贴压力增大。一直以来,清洁能源推广应用依赖于强大的政策资金支持,虽然相关企业的技术在持续进步,成本有所降低,但是还是高于传统能源。我市在促进清洁能源(新能源)推广应用方面,出台了予以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随着推广规模的不断增加,财政补贴将成倍增加。

4.高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我市在专业人才引进及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我市清洁能源基础研究、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导致的创新能力的欠缺将成为我市清洁能源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技术进步,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创新应用模式,未来我市才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及应用推广方面打开新的局面。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本市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清洁能源产业项目所需的土地、交通、资金、供电等各要素要优先予以保证,对项目审批、建设、投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对开发中存在的设备技术不成熟、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突破难关,确保参与清洁能源研发、生产的企业有利可图,促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清洁能源产业中,为我市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确立发展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广泛应用

要确立全市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动员全社会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类清洁能源。在不断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总量的同时,增加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在不断增强我市战略性新型产业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增加清洁能源产业所占比例;在持续增加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清洁能源研发、应用、推广领域。

3.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竞争力

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定向培育新能源产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落实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创业。

4.强化技术进步,实现创新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成效取决于技术进步,要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探索解决我市在清洁能源利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用地的矛盾;生物质能(下转18页)(上接14页)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收集、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等等。同时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结合合肥产业发展实际,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清洁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规划引导,形成产业集聚

通过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发挥区、县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做强一批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形成新能源基地的产业链配套优势。拓展投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鼓励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推动本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持新能源企业的重组、兼并和战略合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