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如鲠在喉:光伏融资困局如何突围?

   2016-01-08 兰州财经大学13560
核心提示:  2015复苏之年已经远去,2016年对于光伏产业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在一片向好的声音中,光伏产业融资难,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

  2015复苏之年已经远去,2016年对于光伏产业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在一片向好的声音中,光伏产业融资难,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新时期光伏产业逐步腾飞之中,光伏融资困局可谓是如鲠在喉,制约着整个光伏市场不能快速扩张。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应该如何应对融资困境呢?


一、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现状


1.1、融资相关理论


(1)融资的概念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是由伊特韦尔约、密尔盖特和纽曼撰写的,文中将融资的定义描述如下:融资是一种货币交易手段,通过支付超过现金的购买价的方式实现,或者说是一种货币行为融资,目的是为了取得资产而集资。其实,融资就是资金的融通,既包括资金的融入也包括资金的融出,表示的是资金在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中双向流通过程。狭义的融资是指资金的供给方通过一定中介、机制向资金的需求方提供资金的行为,并完成资金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的转移,实现资本利用效率最大化。而广义的资本是指资金在供需双方间的双向流动。本文只研究我国光伏产业资金的融入。融资的过程就是将资金从资金供给方转移到资金需求方的过程,也是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过程。融资的功能不仅在于动员资金帮助解决资金供需问题,还在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前者指通过有偿的方式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后者重视效率,即实现资本的最大化社会效益,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


(2)融资结构理论


资金来源分为负债和权益。负债的成本就是支付的利息,和权益相比,负债有比较大的风险,如果负债过多会加重企业的风险,所以获得负债的成本比较高。权益也就是企业自有资本,虽然它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较小,但是企业留有太多资本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如果自有资本用于对外投资产生的收益大于自用投资的收益或负债的融资成本,可以把部分权益用于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带来更多收益,还可以实现资本效率最大化。均衡理论认为,完全不负债和完全负债这两种极端的融资方式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一个成本低、收益低、风险也低,另一个成本高、收益高、风险也高。企业在选择融资时应该全面衡量融资的成本、收益和风险,选择一个合适的融资结构,在风险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最高收益与最低融资成本的融资结构。


Marsh(1952),Taggart(1977),Graham(1996)等人对企业最佳融资结构的研究支持上述均衡理论的结果。从不同方式筹集到的资金,由于所占比例不同而形成的关系就是融资结构。从不同角度出发,融资结构的划分也不同。在本文中,以光伏产业主要资金来源为依据,将融资结构分为政策补贴、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金四种融资方式及其比例关系。企业为了使市场价值最大化,会选择最佳比例的融资结构,这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即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是否达到最佳比例的融资结构,是否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不同渠道的融资来源由于成本、收益和风险等方面的差异,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光伏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融资结构。


1.2、光伏产业融资结构解读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在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需要主要用于企业购买技术和设备从事光伏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后,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主要因为国外市场对我国光伏产品的需求增加,加快扩大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无疑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快速发展带来的无序竞争,使我国光伏产品产能过剩,光伏产品的价格急剧下降,最终遭遇“双反”调查,严重打击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光伏企业大量倒闭,企业只有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才能从“双反”的阴影中走出来,此时,对资金的需求更进一步加大。综上,我国光伏产业从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到瓶颈期对资金的需求是逐渐递增的。


但是目前我国光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2014年我国制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新增规模目标是800万千瓦,而2013年底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只有80万千瓦,2014年国家对光伏产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目标比2013年增长了10倍,如此多的新增装机目标必然需要吸收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与之配套的融资政策并不完善,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除了融资难,我国光伏产业融资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即融资渠道单一。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现在主要是以银行为主、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单一的融资结构给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限制,根据上节对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的划分,图4.1列示了各类资金在光伏产业总融资额中的比例关系:

 

201617163614394.jpg

 

  政策补贴在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出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为光伏企业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便利。在快速发展阶段,受国外市场需求增多的影响,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密集出台产业政策,尤其是补贴政策,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占据世界光伏市场份额。


但是无序竞争导致的“双反”调查打击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政府2013年又密集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帮助企业摆脱亏损泥潭。如图4.1所示,政策补贴在2009年和2013年增长明显,2013年政策补贴占总融资额的45%,比2009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而2009年年的政策补贴比2004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政策补贴成为近年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中比例增长最快的融资方式。


金融机构贷款是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有所减少。金融机构贷款一直是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机构贷款依存度较高,2011年以前金融机构贷款在光伏企业融资中更是占据主要地位,满足了光伏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生产、经营、销售及扩张规模的资金需要。与资本市场不同,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贷款给大型光伏企业,还可以贷款给中小型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光伏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给许多中小型光伏企业获得资金的希望。


但是受“双反”调查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迷状态,银行将光伏产业列入高位行业。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1年起,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贷款数量急剧下降,在我国光伏产业融资占比从2004年的36%降至到2013年的32%,并且对于已经审批发放的贷款也采取延期的方式收紧对光伏产业的贷款。一直到2013年,光伏产业仍然被列入不适合进入行业,大部分银行还是采取谨慎松贷的策略。中国银行在2012年业绩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在光伏产业的贷款属于关注类的已高达24%,不良贷款率高达21.31%,对尚德的贷款全部降级至不良贷款,并且严格审查对光伏产业的贷款事项。


国家开发银行一直是光伏产业最主要的贷款提供者,但是2013年将限制对生产制造类光伏企业的新增贷款。目前很多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贷款以存量为主,不再进行展期,并且上浮了利率,甚至需要附加额外条款。很多光伏企业迫于压力只能通过质押、抵押或提供额外担保的方式获取贷款,这样无疑会降低企业效益,增长经营风险。


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指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融资,近年来呈稳定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15%降到2013年的12%。首先,受“双反”调查的影响,股票融资困难重重,上市光伏企业的股价集体下降,光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能力明显不足。其次,高负债率使光伏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与再融资的能力也降低。


国际资本是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的重要补充形式,可以弥补我国国内资金的不足,使融资结构多样化,但是受我国政策补贴的影响,过多国际资本会使补贴流出国内,不利于本国产业的发展。所以,选择合适的国际资本进入方式以及控制资本流入量有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数据分析来看,近几年來,国际资本所占比重也在减少,由2004年的5%减少到2013年的1%。


由此可见,我国光伏产业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而我国光伏产业现在的融资结构特点是政策补贴占比越来越大,其他融资方式逐渐被削弱。融资结构的形成过程即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过程,选择合理的融资结构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我国光伏产业的现行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效果,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探讨的内容。


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资金不仅可以带动产业发展,而且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融资结构对于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指引、资金的自由分配、经济发展情况等都会对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融资结构是由不同的融资渠道通过一定的比例形成的,融资结构的形成既是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现状又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了影响,所以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过度的政策补贴改变了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本节通过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程度,在融资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中,找出哪些结构可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哪些结构是阻碍的因素,总结我国光伏产业的现行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产量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即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政策补贴的增加能够促进光伏产业的产量增长,作用微弱,但是会阻碍光伏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不同的融资构成对光伏行业的发展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光伏产业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对资本的需求量大,给予适量政策补贴有助于帮助产业发展。但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过度补贴反而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只是盲目扩大投资,最终导致企业无序竞争,并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在遭遇“双反”调查之后,政策补贴力度更进一步加大,弥补了企业亏损,但是并没有带来技术创新,政策补贴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退出补贴或改变补贴方式,实现资金从低效能部门向高效能部门的转移,对产业发展是有利的。


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生产效率的贡献度较小,虽然资本的逐利性会将资金投入到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产业,从低效的光伏企业向高效的企业转移,提高收益,但金融机构在对使用资金的光伏企业进行监督时受很多影响因素的干扰,比如政府的干预、监管机制的缺陷等,这都会使金融机构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对投资选择提供充分的信息,投资者通过了解信息增强对光伏企业的了解,避免盲目投资,有利于监督企业经营。相比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对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更大。另外,国际资本引入资金投入时,除了有资本市场的监督、引导作用,还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光伏产品生产效率,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强。


政策补贴在融资结构中的占比是不断增大的,而其他三种融资构成的占比都是减少的,即政策补贴在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其他三种的作用被逐渐弱化。可是,政策补贴对我国光伏产业产量增长的促进作用微弱,并且阻碍光伏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因此,促进光伏产业向高效、高级化方向发展的融资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相对低效的政策补贴在光伏产业融资方式中占主导地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弱化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限制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


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虽然促进作用效果不如资本市场融资和国际资本大,但是作为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融资形式,还是应该积极鼓励光伏企业使用金融机构贷款。受“双反”调查影响,光伏产业低迷,企业负债率高,金融机构收紧银根。但是近几年光伏产业发展回暖,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却仍然冷漠,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光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完善监督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方式促进我国光伏企业发展。


1、创新信贷产品。延展信贷产品的期限,提供与光伏产品生产周期相适宜的信贷产品,长期贷款更利于光伏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银团贷款的模式,分散投资风险,并且银团贷款中银行数众多,对监督光伏企业发展更有好处。


2、完善监督机制。我国光伏企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不能有效输出产能。专门组织信贷人员对光伏企业的产能、盈利、出口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做定期报告,提前发现光伏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光伏企业一起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产能过剩带来的信贷风险。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除了需要专业的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分析风险的指标。培养信贷人员从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比较、世界经济形势等方面研究我国光伏产业的信贷风险、企业盈利、资金的需求。目前光伏产业的评价风险的体系指标过于简陋,主要是以光伏企业各年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于整个产业发展情况、国际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等深层次的问题缺乏考虑,并且分析滞后性严重,对于现行光伏企业的发展不能做到有效跟进,所以改善风险评价指标迫在眉睫。


三、如何完善资本市场融资


1、扩大股权融资力度


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很多光伏企业已不具备再融资的条件,但是有较大竞争力的大型光伏企业可以采用定向募集的方式获得资金,对于从事光伏产业链上游生产的企业,由于具有发展潜力,可以采用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于在中小板上市的光伏企业,应该优先安排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让真正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寻找融资机会。


2、发展债券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还有待加强,债券融资规模小、融资期限短、融资产品单一。通过创新债券融资产品,大力加强对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对于融资规模大的光伏项目,比如光伏电站,由于未来收益稳定、国家政策利好,可以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融通资金;对于中小光伏企业,单独发行债券能力不够,可以联合多家中小光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这样发债成功的可能性变大,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光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刚成立并具有创新力的光伏企业,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用高收益债券获得启动资金。


4、适当选择国际资本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光伏产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加资本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资通过收购享受补贴,不利于补贴政策的开展。所以对于国际资本的进入争议比较大,我国光伏产业在增加国际资本量的同时应兼顾效率,应合理选择国际资本进入的方式,充分发辉国际资本进入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国际资本的引进往往也会伴随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最重要的是技术的引进,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限,通过引进资本带入技术的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5、创新融资模式


创新融资模式有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目前光伏行业对光伏电站等发电终端市场的资产证券化关注度很高,光伏电站是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产品,有利于开拓本国应用市场,但是电站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光伏电站的融资很难达到预期水平,所以鼓励采用光伏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以光伏电站的稳定收益作为证券产品对外出售,从而到达融通资金的目的。由于电站收益比较稳定,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融资的方式,对已经具有建设光伏电站资格的光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