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间,中利科技发布了2015年业绩快报和2016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约3.37亿元,与之前2014年三季报中预测的42,266万元~56,545万元有一定差距。对此中利科技解释称:“由于新疆、宁夏、湖南等地区并网指标发放时间较晚,存在部分电站在年底前尚未完成全部并网手续,故未实现预计的电站转让量”。
公司在同时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预计2016年第一季度将实现210MW光伏电站的转让,将对该季度业绩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公司表示,2015年度未来得及并网的电站,将陆续在2016年第一、第二季度实现并网及转让,确保公司每季度业绩体现。
光伏电站转让业绩暴增
对于光伏电站转让进度的问题,有光伏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各省发改委对光伏电站审批发放的“大路条”一般在每年上半年发放,开发企业根据审批进度开工建设需要3个月的工期,后期并网发电,实现转让条件后与受让方签署转让协议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在合并报表层面,会计准则对电站的转让也有严格的收入确认要求。这些都是光伏电站转让确认业绩的干扰因素。2015年部分未来得及确认收入的电站等到2016年一季度确认合情合理。
该人士形象地比喻这种情况好比是肉在锅里,是跑不掉的业绩。该人士粗略估算,如果加上2016年一季度210MW的电站转让业绩,中利科技2015年将会达到此前预计的利润区间。
不过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利科技的光伏电站转让业务在2015年爆发增长后已经没有必要把转让规模继续做高。
“735.8MW的开发转让总量可谓是遥遥领先全行业,所以公司没必要把业绩在2015年全部体现出来。剩下549.2MW的“路条”留在2016年的业绩中体现,对2016年的股价表现将是重大利好”。
该人士进一步比较称,2012年至2014年中利腾晖对外转让的光伏电站规模分别为120MW、314MW和391MW,2015年的转让规模只比过去前三年的总和825MW低了不到11%。
“在如此的爆发增长下,中利科技已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下面要做的是将部分业绩调剂到2016年,进而继续保持爆发式的增长劲头,配合2016年提升股价或许才是公司目的”。
对此上述光伏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不认同。他进一步强调了光伏行业的开发周期特点,审批环节,并网环节,甚至协议签署后都有影响收入确认的事件发生。
记者查阅中利科技往期的公告,公司多次在公告中提示光伏电站开发的周期性风险,以及收入确认风险。
引进国家资本引人遐想
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中利科技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0亿元,比去年增长30.17%,实现营业利润约5.63亿元,比去年大幅增长9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37亿元,比去年增长18.05%。除了线缆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外,光伏业务今年出现了业绩爆发。
中利科技董秘程娴向记者透露,2015年中利腾晖实现约3.5亿元的净利润,与2014年的1.56亿元相比,增幅超过120%。按照中利科技对中利腾晖74.81%的持股比例,中利腾晖2015年为中利科技贡献了约2.6元的净利润。
公开资料显示,中利腾晖剩余25.19%的股权,分别由国开金融、农银苏州投资、国联创投、农银无锡投资、农银国联持有,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7.99%。中利科技目前正在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5家机构购买中利腾晖上述25.19%的全部股权。
2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受理,交易完成后,国开金融将持有中利科技4900万股,持股比例为7.68%。
程娴表示,公司2016年的光伏电站建设的目标将会更高,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向上冲刺200至300MW,使电站开发业务在民营企业中继续保持龙头地位,但由于光伏电站的资金需求巨大,引进国开金融这样的国家资本,将有助于公司在光伏电站业务突破1GW之后继续保持增长。
由于掣肘于资金限制,除选择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合作以外,中利科技于2015年7月推出了拟融资25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计划,以改善公司负债结构。
根据公开资料,中利腾晖除经营光伏组件的生产销售,光伏电站的开发转让外,还在德国、意大利等国持有运营总计50MW的光伏电站。截至2015年9月末上述海外电站资产规模金额为6.26亿元。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9月境外电站分别实现发电收入约1.26亿元、1.24亿元和7454万元。
通过以往与中利科技董事长王柏兴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王董事长的心里一直舍不得转让自己开发的光伏电站,如果不是掣肘于资金,他的心愿是不将公司建设的光伏电站转让而是自己运营,那将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