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扶贫开发重头戏,成武大田集镇在因“户”制宜,确保了4760人实现脱贫,并在产业、转移就业等扶贫上狠下苦功夫,“对症下药”,摸索出一套精准扶贫的成功法则。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天鸿果蔬大蒜加工车间,100多名工人在分拣大蒜,身旁一袋袋优质大蒜即将陆续走出国门。
许秀芹是大田集陈胡同人。她是第一批来到天鸿果蔬的工人,干的是分拣工,一天干上七、八个小时,收入二、三百元。由于离家近,还不耽误种地。工友郑小霞分拣得心应手,去年仅三个月,每月收入达上万元。
两年前,盛海林借助裕业的技术和资金,建起自己的养殖场,招收本村20多个劳动力前来打工,养殖场实现年收入四五十万元。而贫困户盛余谦家中仨孩子都上学。在裕生公司帮助下,他来到这里喂鸡、拾鸡蛋,每月能挣四、五千元的工资,公司还为他们办理人身保险。像这样的贫困户,盛海村已经有40多个。
据了解,大田集镇盛海村是有名的养殖专业村,不少人开办着养殖场。作为龙头企业和扶贫就业基地,裕生禽业老板盛茂品说,公司从一个小家庭作坊已发展成该县最大的养殖场,一个投资1200余万元的现代化养殖场也拔地而起。为让更多老乡脱贫,该村50多名劳动力全部安置到这里,根本不用到外地打工。
镇长孙景元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田集镇里让天鸿果蔬等22家企业与1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到企业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目前仅陈胡村就有36户贫困户在天鸿等企业从事包装加工,收入不菲。而通过干部帮扶和产业帮扶,该镇已经有600多个贫困户先后找到了脱贫致富门路。
小郭庄是地处该镇西南一隅的较大村庄,种植传统作物是村民的优势,吃喝不愁,但发愁的是钱少。为此,村里决心依托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大蒜经济。
“能人”郭增东有着丰富大蒜种、管、销、储经验。几年前,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立即着手成立合作社,依托合作组织和大蒜资源“抱团取暖”。由于技术好、会管理,社员们种植的大蒜质量好,价格高又好销,每亩多收入2000多块。
村民郭怀阳家里孩子多,生活紧张, 郭增东帮助郭怀阳种植大蒜,当年就把大把钞票赚进了腰包,孩子上学没了后顾之忧。目前,全村合作社已发展到180多户,近50户是贫困户,并辐射附近乡镇,“抱团取暖”模式让更多村民实现脱贫。
截至去年,全镇共有1568户、4760人脱贫,人均增收2000多元。但由于基数大,脱贫任务依然繁重。”镇党委书记侯凌雁说。
为实现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大田集镇在干部帮扶、光伏扶贫、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产业及金融扶持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延伸倾斜,着力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基础薄弱问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解决脱贫门路不宽、渠道有限问题。优先落实扶贫对象,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建立精准扶贫对象信息库和动态监测管理机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软肋”,变以往的政府唱“独角戏”为社会的“大合唱”。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