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草长莺飞、麦浪滚滚,江淮大地的美好时节。
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进山区、下麦田,访农家、入校园,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调研考察。
循着总书记安徽之行的足迹,记者回访了几天来和总书记面对面的部分干部群众。他们向记者表达了共同的心声:把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落到实处,努力建设好家乡,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4月24日 调研第一天
地点: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关键词:脱贫
雨后初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一个大别山深处的小村庄,曾经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
几辆车顺着蜿蜒山路进了村,习近平总书记走下车。“从北京坐了1个半小时飞机到合肥,又坐了1个半小时汽车到金寨,再用1个多小时进山来到你们这里,就是要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扶贫,总书记心中一直的牵挂,国内调研考察期间他多次深入贫困地区。
听到屋外的脚步声,村民陈泽平一抬头,竟然是总书记。“这一刻,我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当时我爱人汪能梅正洗碗,兴奋得甚至忘了擦擦手。”陈泽平对总书记来访的细节如数家珍:“他问得很细,‘身体还好吗,这个季节屋里还有点冷吧,家里种几亩地,种的茶叶几年能收获,养了几头猪,猪肉价格还可以吧,存的粮食够吃多长时间……’看到我家的‘古董电视’,总书记还关心地问能收到几个台。他和蔼可亲,就像亲戚朋友聊天一样随和。”
正拉家常的时候,村干部递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移民直补”“公益林补贴”“计生奖”“劳务收入”……总书记一边念着表格上的项目,一边向陈泽平了解贫困户搬迁等支出和补贴情况。陈泽平告诉记者:“总书记给我们带来了致富和小康的希望,我不会忘记这份温暖,会和乡亲们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脱贫。”
一墙之隔的汪能保68岁了,住的是祖辈留下来的土坯房,修修补补、风吹雨打。上世纪90年代新盖的房子在前院,房子裂了,当地政府正帮助修葺。看到总书记沿着石阶走向他家,他先是蒙了一下,接着快步迎了上去,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总书记说‘老汪你好,来看望你们’。我激动得不行,说做梦都没想到您会到家里来,共产党政策好,给我们带来好多福分啊!”
习近平拿起桌上红色的扶贫本,一边看一边仔细询问老汪家情况。听说老汪爱人有高血压,一年药费要花两三千块,习近平说,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总书记的话说得朴实,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汪能保对记者说:“握着总书记的手,很宽厚,很温暖。”
贫困户陈泽申家的院子里,装上了扶贫项目小型光伏电站。习近平听说陈泽申独自拉扯孙子,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强调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总书记说,‘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跟不上世世代代落后’,我把这些话打电话给孙子说了,孩子说要努力学习、拿出一份好成绩来。”
总书记来到大湾村的消息,在田间地头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涌到陈泽申家。小院里,草木芬芳,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畅所欲言。
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来自县医院,下村的时候孩子才5个多月,也有不理解的声音,但她无怨无悔。“这段时光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帮扶,还要真心实意给予关心。”她告诉总书记,村里现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415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
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扶贫工作队的干部配备,和乡亲们聊起脱贫措施,同大家一起算脱贫时间账。“乡亲们都把总书记来村里的照片当成了手机桌面,现在干劲更足了”,余静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教诲:“要脱贫也要致富,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这些话,给大湾村的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时间:4月25日 调研第二天
地点: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关键词:三农
身处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总书记始终有一个心愿,到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来看一看。
4月25日这一天,总书记来到小岗村。村里,43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放眼望去,生机盎然。习近平沿着田埂下了麦田。麦苗抽穗灌浆,长势喜人。
小岗村党委书记吴夕明向总书记念叨起过去的不容易:“这块地高洼不平,因为抢水问题村民们‘捣蛋’,土地整理后一马平川,田成方、渠成网、沟相连、路相通,耕作全部机械化了。”总书记说,要加强田间管理,实现丰收,今年的白馍能吃到嘴里了。
徐德明是凤阳县的农技专家,“我差点被总书记问倒”。土地流转、农田整理、种植品种、亩产量、病虫防治……压根儿没想到总书记对田间地头的事这么熟悉。渐渐地,徐德明放下拘谨,兴致浓时他弯腰抓起几棵小麦,给总书记讲品种、说长势。
一个细节让徐德明印象深刻,总书记在田埂上跟大家聊了十几分钟,到了快上车时候仍然在和他们交流,“他关切询问县里农技人员培养和待遇情况,让我转达对基层农技人员的问候。我们都很感动”。
程夕兵是种粮大户,此时站在总书记身边,格外自豪。他现在种了280亩地,说起土地流转、粮食收购等话题,像倒豆子一样滔滔不绝。“没想到总书记能到田间地头去,这么关心我们农民。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问得多细啊!一张口,我就知道总书记是位行家。”
从这块麦田开车不多远,来到小岗村“当年农家”院落。篱笆院、茅草房,38年前,18户村民聚集在这间屋子,在煤油灯跳跃的火光下,按下红手印、约定包干到户。“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习近平徜徉小院,重温改革历程。那段艰辛探索的岁月,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和总书记握手了吗?”这两天,这句话成了小岗村村民们见面的问候语。“当年农家”院落隔壁,一排临街的农家门面房错落有致。当时乡亲们听说总书记来了,纷纷走出家门,盛情邀请总书记来做客。总书记走进两户人家。一户是“农家超市”。户主吴广利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家人太激动,都忘了拍照,竟然一张合影都没留。总书记从我家超市走过弄堂,边走边看边问,我说这两年小岗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我和老伴除了种田还开了这家超市。”
另一户是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严金昌。73岁的老严不服老,在村里率先办起农家乐,开了家“金昌食府”。
严金昌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与总书记见面,2010年作为沈浩事迹报告团的一员,他在北京见到了习近平。“6年了,没想到总书记认出了我。家里挂着沈浩生前工作和服务群众的照片,总书记一一浏览,说沈浩精神要发扬。”
得知这里游客多,农民收益颇丰,总书记说:“农家乐,乐农家。”严金昌如获至宝,琢磨着上集市找人把这六个字写出来挂墙上。
今昔对比,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凤阳县委书记米德成感慨于党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总书记这段话,米德成听得心潮澎湃,小岗村会努力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
时间:4月26日 调研第三天
地点: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
关键词: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安徽是科技大省。26日,习近平在合肥考察了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主题就是创新。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荟萃科技新品。习近平走到科大讯飞展台前,几个机器人纷纷向他问好。一个圆头圆脑的机器人很抢镜:“总书记您好,我是小曼,我们早就期盼您的到来了,我也很高兴能加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美女机器人佳佳也出来亮相:“见到敬爱的总书记真开心,佳佳祝总书记天天开心。”
科技创新成果琳琅满目,智能语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机、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习近平看得细致,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大屏幕前,潘建伟给总书记详细介绍了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成果,以及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等情况。总书记对中科大所取得研究成果的肯定,对量子信息科技发展趋势的关注,令他深受鼓舞:“总书记的视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使我们坚定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的决心。总书记曾经讲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要有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取得无愧于时代的成就。”
中科大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杜江峰同样是一位年轻的院士,他把自己的学生们一一介绍给总书记。“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以及核心关键技术都非常关心,告诉我们要有自信和决心把科技创新这件事做好。我们一定会牢记嘱托,不辜负总书记的厚望。”
中科大图书馆自习室,几百名学生正伏案读书。当总书记走进来时,现场立刻沸腾了。学生们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争相向总书记问好。
“在图书馆学习氛围很好吧?还得早点来占个座?”……记者采访时,学生们纷纷讲述和总书记的面对面,握手是那么温暖,笑容那么和蔼,讲话那么亲切。总书记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气氛热烈,掌声、笑声连成一片。
总书记面前的几位学生,是大家眼中“抢到了好位置的幸运儿”。吴茂乾是公共事务学院一名博士生,2011年在学校见过习近平,“当时他勉励我,‘西部支教一年,终身受益无穷’。”而今再次见到总书记,吴茂乾汇报了自己去宁夏海原的支教经历和发展志向:“我来自四川自贡农村,对西部很有感情,西部人民需要我们去奉献青春才华。我希望毕业后为西部脱贫致富做贡献。”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博士后李军配,自2010年进了中科大,已经申请了28项发明专利。“我告诉总书记自己来自山东农村,是村里的第一个博士,也是村里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人,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现在正在进行科技创业,立志做一名爱国的科学家。”
“服从祖国分配!”邵云飞是工程学院一名国防生。在现场,总书记询问他毕业打算,他的坚定回答赢得了热烈掌声。总书记幽默地问:“将来立志当将军吗?”邵云飞坦诚地说:“平平凡凡做好自己工作就行。”总书记点头赞许:“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中正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来到在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享有盛名的中科大,面对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习近平说创新、谈发展、讲人才,许多学生拿起笔,记下了这席话“过去中国人口多、人手多,现在正转变成人才多。”“我们的胸襟是开放的,包容并蓄。幸福不是从天降,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走出图书馆,千百名师生挤满了道路两侧,冒着小雨来向总书记道别。习近平同大家亲切握手。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师生们高唱中科大校歌《永恒的东风》,歌声悠扬,久久回荡:“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这是师生们难忘的一天。回忆总书记在中科大的一幕幕场景,他们也谈起自己耕耘的那一块块科技沃土,倍感振奋、倍加期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