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光伏应用已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光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光伏与农业的结合、光伏与渔业养殖的结合、光伏与扶贫的结合等都为光伏市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光伏+’是光伏应用的创新,按照双创思维推进光伏应用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日前出席会议时说。
随着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光伏农业、渔光互补等光伏创新模式成为了投资热点。在4月23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光伏农业高峰论坛暨2016通威科技大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告诉本报记者,我国有4500万亩养殖水面,可以建立15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来源和未开发的宝藏。
光伏应用新突破
“渔光一体”是指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
复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孙耀杰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渔业和光伏一体化电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形态,可以提高渔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业化模式、高效利用土地。
“目前渔光互补电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式电站,一种是漂浮式电站。渔光互补电站具有几下特点: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减少蒸发量,抑制藻类繁殖;能够降低组件表面温度,提高发电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在上述会议上说。
曹仁贤还指出,从经济效益来看,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预计年均发电收入约120万元/兆瓦,年均利税总额约35万元/兆瓦,板下养殖预计年均收入约15万元/兆瓦。
刘汉元告诉本报记者,“渔光一体”具备了发电养殖上下空间互用的条件,水是鱼类生存的环境,光适当互用,也可兼顾鱼类生活生存的需要。从发电角度来说,我国有4500万亩养殖池塘,如果按照现在的建设方法覆盖“渔光一体”电站,可以建成与目前全国发电总量相当的15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从养殖角度来讲“渔光一体”可让水产养殖效益和水平提升50%-100%。在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同时,集成各项现代化养殖技术,真正实现三农问题中的传统渔业生产的现代化、集约化、自动化变革。综合来说,“渔光一体”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传统水产养殖问题,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发展初期需考虑诸多因素
“光伏农业、渔光互补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面临推广模式少、缺乏理论研究、建设标准缺失、维护难度大等各种问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说。
记者在上述会议上了解到,和农光互补电站一样,“渔光一体”电站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需要考虑光照条件、水位变化、鱼塘种群的喜阴喜阳特性;在水中安装支架,大风、水位等因素对支架固定都有一定影响;电站施工为水上作业,建设和运维难度相对较大,工序相对要求较多。尤其是在组件方面,由于潮湿、高温的环境容易产生水蒸气,如果水汽深入组件,相应组件的泄漏电流增大,会造成组件表面PID效应,因此组件在高湿或高温环境的渔光互补光伏系统中因为PID效应导致的功率损失将较严重。
“除了高温高湿,如果‘渔光一体’电站建在滩涂上,还会遇到高盐的环境,因此对于组件就有了更高要求。只有同时考虑发电和水下养殖,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说。
“农光、牧光和渔光互补电站都需要很多条件,目前来看很多发展模式都能够兼顾光的协调,都涉及配套和应用技术的领域。‘渔光一体’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鱼类在发育过程中靠摄取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虽然不需要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但完全离开光照也不行。水是空间条件,氧气是生存条件,光提供浮游生物的繁衍条件。空间上的减少会对养殖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每种鱼所需的光照条件和空间不同,因此可以依照不同纬度、不同光照地区进行一系列不同比例遮光效果的研究。”刘汉元对本报记者说。
发展方向明确
“‘渔光一体’电站对组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光伏应用端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这也将会促进和带动中上游制造端的技术创新。”胡荣柱对本报记者说。
“终端的应用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具有投资价值,二是制造环节的提升。终端应用环节发电成本能否和传统能源持平或者更优,取决于上游制造端的提升,特别是转换效率的提升。上游制造端和终端发电有直接影响,相辅相成。在制造和应用环节的布局同等重要。”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告诉本报记者。
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新技术应用,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等核心设备转换效率快速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也大大下降。
“光伏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智能化、产业资本化以及标准化。”曹仁贤表示。
“‘渔光一体’的总体方向已经明确,并没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产学研共同发力来推进技术的不断优化。”刘汉元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