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即墨:精准扶贫实现光伏、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社区有机结合

   2016-05-12 大众日报29150
核心提示:即墨市30个省级贫困村都建设了光伏农业项目,这是即墨为省级贫困村“量身定制”的精准扶贫项目。“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项目之一,它将光伏应用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变‘漫灌’为‘滴灌’,变‘输血’为‘造血’。
一个项目破了脱贫难题

“这一个项目,就解决了我们村集体脱贫问题。”4月28日,即墨市灵山镇索戈庄村村书记张孝莲指着村里新建的110万千瓦时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展望起了村子的美好前景:发电站建成后,每年将发电13万度,为村集体增加13万元的收入——对于一个负债57万元的空壳村,一个项目即破解了村集体脱贫难题。

“没花一分钱,用电不花钱,还能卖钱。”张孝莲说,一个光伏太阳能发电站投资120万元,由青岛、即墨两级财政帮扶,占地1000平方米,建成后并入国家电网发电,由建设方青岛昌盛日电来维护。

记者了解到,即墨市30个省级贫困村都建设了光伏农业项目,这是即墨为省级贫困村“量身定制”的精准扶贫项目。“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项目之一,它将光伏应用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变‘漫灌’为‘滴灌’,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30年可产生稳定的收益。”即墨市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0个省级贫困村平均年发电量达400万度。

在光伏太阳能小镇——即墨大信镇,10个新型农村社区均建设有500—1000亩太阳能光伏大棚,由企业建成中心社区及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中心社区以太阳能为主题元素,配套建设太阳能产品及服务设施,实现光伏、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社区的有机结合。

记者看到,每个大棚上面都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区别于普通大棚,这些大棚上面发电,下面种植蘑菇、茶叶等作物,发电种植两不误。建设光伏发电站需要占用大片土地,而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极其珍贵,光伏农业大棚的建造,把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不仅获取了清洁环保的新能源,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村民孙文君有2亩农田,过去主要种花生、玉米、小麦,年收入最多两三万元。光伏农业园区建成后,公司从他手里流转到了土地,又招聘他来种平菇,赚到双份的钱。初期的菌包生产、食用菌种植和后期的深加工、市场销售,都由公司负责,孙文君只做中间环节的管理和采摘。他的两亩棚年产平菇18万公斤,除去各种成本,纯利超过6万元。

平台化建设孵化农业创客

即墨打造的光伏农业大棚,不仅让孙文君这样的农民家庭收入翻番,还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种植能手及农业合作社等社会生产力和单位,成为农业园区的创客。

带着蘑菇屋顶的小屋掩映在森林里,龙猫驾着房车在草地上穿梭,少女在湖边静静漫步……童话故事被浓缩在了一个玻璃景观瓶里。即墨85后青年周子靖借助昌盛日电企业孵化器平台,在太阳能光伏大棚中建起了名叫“微自然”的微景观工坊,运营短短6个月时间,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年营业额有望达到200万元。

“光伏农业大棚是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需要成为文化创意产品,把农业作为创客之后,通过创意产业的植入,农业获得了更多的附加值。”青岛昌盛日电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安轶说,公司致力于平台化建设,提供交易服务、品牌包装、投融资服务平台、公司法务等12大平台支持,孵化和引入创客,推动实现企业员工向创客事业合伙人的转变。

去年10月,青岛昌盛日电与青岛城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国内首个农业创客空间——青岛农业创客空间。依托即墨光伏产业基地9千亩光伏大棚园区,目前,青岛农业创客空间已有光伏菇乡、万亩茶园、greenbox、荣盛微藻、雨生红球藻、微自然等20余个入孵项目,涵盖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业种植能手、国内外龙头企业等群体,为农业创客搭建创业支持平台。该空间计划到2017年累计孵化培育30家左右农业中小企业,培育8—10个本土蔬菜品牌,同时为周边农民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农业与光伏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园区化、平台化经营是发挥光伏农业优势的必然选择。”昌盛日电集团董事长李坚之有着自己的农业创客发展蓝图——园区化是光伏农业经营的前提和硬件基础,平台化提升光伏农业园区的软实力,整合项目所在地农业专家、技术人才和专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将整个园区打造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经营的平台,形成“光伏农业综合体”。

模式发挥政府和企业优势


“光伏农业综合体,利用高标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设施,上游运用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科学种植和管理,下游搭建虚实融合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极大促进了技术和资本在现代农业领域的集聚积累,为县域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郭立忠说。

在郭立忠看来,光伏农业在诸多光伏应用中与扶贫工作结合最紧密、互补性最强,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降低农业设施初始投入、加大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一二三产联合等方面对扶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扶贫户不离乡、不离村和不离土,不仅使企业和农户实现共赢,也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的目标。”

为了打造光伏农业综合体,即墨市组建了PPP模式投资公司,在这种模式下,项目勘察和设计、具体施工、并网调试等环节由昌盛日电具体操作,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后期25年的高效运行发电和设备维护由昌盛日电负责。相关专家认为,这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融资等方面的先导优势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性,实现了利用社会资源与减轻财政负担的双赢。

此外,即墨还成立了光伏农业产业基金,由即墨市政府、青岛市科技局和昌盛日电共同发起成立1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专业GP公司管理,吸纳社会资本放大基金,重点扶持园区内农业科技项目孵化、规划范围内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破解光伏农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瓶颈,有效增强了综合体的发展能力和孵化功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