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顶上蓝色太阳能面板闪闪发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正转化成电能输往国家电网;大棚下一层层香菇棒如列兵一般,数以万计的香菇菌种正积蓄着能量破壳而出……7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稷山县翟店镇和蔡村乡交界处的稷山县华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华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光伏农业棚发展基地,看到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实现了跨界融合。光伏能源+设施农业,在这里演绎着一个完美邂逅。
“我可以跟你们算一笔账,我这些光伏大棚从今年1月份并网发电以来,晴天每天可以发5万度电,即使在阴天每天也可以发1万度电。大棚内培育香菇棒6万棒,大棚间还可以种樱桃、冬枣等,可以说是实现了棚上绿色发电、棚下高效种植的‘一地两用’。这样下来,一亩土地的效益提高得可不是一点点了。”7月15日,站在阵势壮观的一排排光伏农业大棚前,该公司董事长杨德明,谈到自己的光伏农业棚发展前景时信心十足。
近年来,稷山县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一地两用”发展光伏发电和设施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业收益。2014年7月,在稷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稷山县华明光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该县翟店镇太郝村和蔡村乡郝璧村两个村的420亩土地,投资1亿元建设华明光伏农业基地1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到2016年1月份,该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种植效益正在展现,土地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创造出更大价值。
“下一步,我们要创新经营模式,将光伏大棚农业发展成集生态、农业、旅游于一身的现代多维立体农业,吸引人们前来观光采摘,打造出具有自己品牌的“智慧农业”。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发电1400万度,实现产值1400万元,每年培育香菇棒130万棒,实现产值1300万元,种植樱桃、冬枣,每年产值500万元。这420亩地,我们一年要争取创造3000万元的价值。”谈到光伏农业棚的发展前景时,杨德明有着清晰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