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认为,很多人认为分布式这一概念的提出似乎是很久远的事,但追溯其历史也不过两三年,关于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发布是从2013年才开始的,而像《关于明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则的通知》等政策通知的发布都集中在2014年,可以说分布式的帷幕才刚刚拉开。
早前,发电企业供电需要办理电力营业许可证,这个许可证办起来很繁琐,但随着分布式的发展,能源局、国家电网等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省去了这些繁琐的手续,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
从彭澎的演讲中我们了解到,分布式的开发模式有三种,一是屋顶分布式,二是地面分布式,三是分散性的扶贫分布式,同时她还就屋顶分布式于相关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下图为屋顶分布式与相关者的关系图:
分布式市场的痛点有三方面:首先是开发难,没有标准化的流程,业主接受度不高,同时每个业主的屋顶又各不相同,工程无法快速复制。
其次收款难,随着近些年经济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来一些经营较好、用电价格较高的企业,也在经营和管理的压力下开始拖欠电费,而经营本来就不是很完善的企业拖欠的现象更加明显。
第三就是融资难,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认可分布式光伏资产,这是分布式市场迟迟无法打开的根本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彭彭同样给出了解决之道。她认为,首先要明确产权,通过物权法的修订,明确屋顶分布式的产权问题。其次要转供电,允许分布式将电力卖给其他的临近用电户。最后要代收电费,电网统一与用户结算电费。以上三点问题一一解决后,融资难问题也必将迎刃而解。
分布式的标准合同
相比地面光伏,屋顶分布式光伏涉及的合约关系更为复杂,而市场上还没有一套成型的标准合同范本。在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每家的合同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为了电站的交易成本就会相差很多,相关的纠纷就会很多,因此分布式项目合同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彭澎在分析标准化合同所要包含的要点中,着重说了三点:第一,电网调度和购售电合同,以电网合同为准。第二,三方购售电合同,不再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而是以用户、售电企业、电源来设计。 第三,电费收取问题,目前仍然是投资人自己去收电费,未来售电市场中,可以由电网代为结算,彻底解决收款难得问题。
合同标准化后,不仅为金融机构解决了评估和风控等难题,还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各地政府针对分布式光伏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帮助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可谓多方受益、一举多得。
市场前景展望
从现有的分布式规模来看,其覆盖面还很小,但是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整个分布式的规模规划还是比较大的。彭澎认为,伴随西部的限电,中东部将成为分布式发展的主力,中东部价格高,如何进行利用,将是政府推动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能源专家对“十三五”期间的分布式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对于中期光伏市场的发展趋势,彭澎主要谈了五点。首先,光伏开发的主阵营将由西部转向中东部,但这种转向不是对西部所有电站限电,只是放缓对西部的开发。二是基地模式出现,由于光伏“领跑者”基地的出现,开发企业和大型制造企业可以直接竞标,省去了中间很多复杂的环节,而且在竞标的过程中制造企业的优势变得更大。三是发电将与其他电源竞争,所有电源竞价模式下,西部火电标杆电价不保,资金紧张的业主将选择出清电站。四是优质的分布式电站将更受青睐,靠近用户侧的分布式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电改的深化,未来的电费可由电网公司代收,逐步解决收款难问题,同时屋顶电站的产权问题也将得到合理解决。五是补贴模式酝酿调整,补贴模式将由目前的标杆电价模式,向固定度电补贴模式转变。
最后,彭澎强调说,对于分布式市场而言,中小民营企业较大型企业更具优势,尤其是分布式市场所在地的中小民营企业,他们在开发和运营维护上都有较强的优势,分布式光伏的出现和发展也将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一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