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0月开始,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选取安徽、宁夏、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的30个县开展首批光伏扶贫试点,这种扶贫的新模式便受到关注。2015年,光伏扶贫又被中央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精准扶贫模式之一,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将更受关注。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光伏扶贫在行动”的专栏,重点关注试点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
近日,山西省在印发《光伏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提出:各地建设村级(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原则上按照每20千瓦补贴1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给予支持,不足部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捐助等方式解决,其中项目贷款可享受5%贴息支持。
记者算了一笔账,光伏电站目前每千瓦价格约8500元,20千瓦的电站总价格约17万元,那么单是政府的安装补贴已经超过了总价的一半,为居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压力。很显然,该《办法》可解决户用光伏电站建设资金问题,有助于推进光伏扶贫。
据了解,作为国家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2014年10月以来,山西选取了临汾、大同两市的汾西、大宁、吉县、天镇、浑源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试点。如今,山西在光伏扶贫上已探索了近三年,扶贫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并取得积极成效。
如何筹资:多方集资保障投入
山西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众所周知,目前融资难是阻碍光伏扶贫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初始资金筹措历来是光伏扶贫项目推进最为关键的环节。其中政府财政补助是最为重要的。为此,山西省级财政为每个光伏扶贫项目试点村安排5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支持建设村庄100千瓦光伏电站。临汾是目前光伏扶贫试点较为成功的地区,据该市扶贫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临汾还把国家、省、市用于光伏的财政资金作为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资本金,撬动银行贷款,用于解决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把省级下达的光伏扶贫建设资金统一整合到临汾市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以此为资本金到农发行贷款。以2000万元财政资金为例,可以在农发行贷款8000万元,资金总量达到1亿元。
据记者了解,目前山西这种“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的模式比较成功。其中在临汾,建设一座100千瓦的村级扶贫电站,有中央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农户几乎没有负担,非常受欢迎。
为了筹集更多的扶贫资金,山西一些地方还采取了参与企业出资的方式。如天镇县10个试点村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全部由光伏扶贫地面集中电站建设企业华能新能源山西分公司投资,该模式是山西省政府提出的PPP模式在扶贫领域的经典应用,实现了精准扶贫和“可持续扶贫”,这也是今年山西省内光伏扶贫融资的重要形式之一。
此外,还有村民出资入股。具体来说,就是参与光伏扶贫的村,采取村民集资、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据了解,目前,山西多渠道的光伏扶贫融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成功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如何建站: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
此前光伏电站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是制约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瓶颈。
山西省扶贫办副处长张临阳表示,山西非常重视光伏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减少投资企业前期体制成本的投入,打消投资顾虑,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扶贫电站建设。扶贫办还为此组建专门团队,负责协调和理顺地方政府、电网、银行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指标、土地、并网、资金、税收、补贴支付都将获得优先解决。
天镇县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据了解,该县光伏扶贫指标通过发改局协调解决;所用土地将由扶贫办协调国土部门,按扶贫电站政策解决用地指标和租用标准,由项目所在地政府组织土地流转;同时,光伏扶贫电站在该县还享有最高级别并网优先权,按月结算,确保电站尽快享有收益用于支付扶贫款;光伏电站的基本建设信贷资金只需要电站项目未来发电80%收益权即可向国家进出口银行办理贷款。
另外,为了保证光伏扶贫电站的质量,山西还要求建设企业必需采购技术先进、经过国家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优质产品;同时,还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一家优质企业对光伏扶贫电站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并从未来电站的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支付中标企业的正常维护。
据了解。今年2月,吕梁市政府与晋能集团举行了光伏扶贫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按照协议规划,双方今年将采取村级分布式、村级集中式、户用分布式和大型地面站建设4种方式,先在临县、兴县、方山、石楼等4县975个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之后还将有6个贫困县接力启动25个贫困村试点工作,确保吕梁全市10个贫困县的1000个贫困村年内全面启动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可以说这是企业参与山西光伏扶贫的一个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华能、晋能之外,英利集团、汉能集团、潞安集团、同煤集团等企业也已参与和正在积极争取参与山西省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整个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势头强劲。
记者注意到,从全国其他各省光伏扶贫的情况看,目前山西省实施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扶贫模式,是较为深刻理解国家光伏产业扶贫政策模式之一,也是目前国家比较认可的光伏扶贫模式之一,值得全国其他地方借鉴。
如何扶贫:精准帮扶收益到户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扶贫电站建成后,如何保证收益是光伏扶贫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据了解,山西省扶贫办在试点之初,就明确村庄100千瓦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电站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支配。10兆瓦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产权归投资企业,投资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支持扶贫开发。
为确保光伏扶贫收入精准投入扶贫事业,《办法》还明确要求:光伏扶贫资产收益,重点用于支持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适当支持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保障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此外,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可持有一定股份。项目收益除偿还贷款和运营维护外,大部分收益应直接分给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少部分可作为村集体公益性扶贫资金使用。户用光伏扶贫电站产权归贫困户所有,收益全部归贫困户。这是山西省首次明确光伏扶贫收益怎么分。
有了稳定的收益,如何扶贫十分重要。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是扶贫业界常说的一句话。
山西的光伏扶贫正是在精准上下了大力气,这从临汾的扶贫试点中就可以看出。
据了解,临汾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明确了光伏扶贫收入管理办法和使用投向:一是0~3岁儿童综合发展项目;二是温暖助学工程;三是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残保险;四是老年人生活补助;五是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六是改善项目村基础设施及其他公益项目;七是以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支持产业扶贫;八是扶贫小额信贷或建立村级互助资金。项目村使用每笔资金,由村集体提出申请,报扶贫部门审核批准后安排,切实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
据吉县窑渠村村委会主任张德水介绍,过去村民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谷子、杂粮、苹果等作物和水果为生,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光伏扶贫项目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光伏电站已成为老百姓的“聚宝盆”。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