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米尔教授的这本书,是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理性思考来对能源领域的一些夸张性说法做出客观的解释。
能源支撑着人类社会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活动,提供交通运输动力,建筑物内的照明和冷热,还有现代通讯设施的电力。它可送人上天,也可带人入海,有朝一日,它还将推着人类脱离地球到其他星球去继续发展。
地球上人口与日俱增,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地球能源资源的索取也日益增加。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而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积累导致气候变化,又威胁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
因此,从政治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大家都担心资源枯竭,都希望能有一种重大发明,既可以提供无限而廉价的能源供应,又不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能源的迷思由此出现。
首先,是风靡很久的“石油峰值”和由此带来的恐慌,它已经被美国的页岩油气技术革命打得落花流水。其次,是“便宜得无需计量”的核电,“毫无污染的电动车”,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捕获与封存”,风电,生物燃料,还有现在还很热门的“分布式能源”和斯米尔教授出版此书时还没有听说过的“能源互联网”。
斯米尔教授并不否认新技术的作用。他只是提醒我们,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优势,但也有自己的软肋,能源研究者、投资者或决策者不要迷信任何一种技术,而要对任何新的技术保持开放的心态,理性客观地分析其优劣势。
而理性客观的分析一种新技术和新倡议并不容易。斯米尔教授认为,对能源神话的盲目追求和崇拜源于人们在以下三个认知方面的匮乏:对基础科学的粗浅理解,对潜能和性能的盲目乐观,对能源转型所需时间的忽略。也就是说,要不被新的概念所惑,能源从业者要弥补这三方面的匮乏。
阅读斯米尔教授作品的最大感受,就是他扎实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正是这两者以及他丰富的阅历,使得斯米尔教授游刃有余地攻破了许多大腕专家提出的似是而非的集体信仰或者说是所谓的伟大设想。
中国能源正在转型,新的概念也层出不尽。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大幅度增长,特斯拉ModelS的成功推出,Model3漫长的订单,各种各样的超级电池的新闻报道,给人的感觉是我们马上就要告别化石能源,明天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时代了。
此时此刻,聆听斯米尔教授的忠告不无裨益。他说:“历史经验表明,作为现代社会最复杂、资本集中并且体量庞大的基础设施,能源系统具有强大的内在惯性。我们的决策可以加速能源系统的转变,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能源发展的自然属性”。
尽管数字化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一个巨大推动力,“互联网+智慧能源”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也记住斯米尔教授这一充满智慧的告诫:“能源创新并不遵守摩尔定律!”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一些美好神话,它们代表着我们所憧憬的未来,能激励我们奋进。然而,能源领域不需要太多的迷思—没有事实基础的集体信仰,因为它们会使人们误入歧途,导致决策失败,进而造成巨大浪费,拖延人类进步的步伐。在社交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能源从业者更应修炼好基本功,不要被标题党误导而迷失方向。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