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光伏行业高歌猛进势头下的是近年来的“弃风弃光”现象,高居不下的弃光率造成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严重影响了光伏电站的收益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由此,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弃光严重地区各类电源建设节奏。
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的兴起,清洁能源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作为清洁能源代表的光伏当然势头大好,2015年更是光伏行业的高歌猛进之年。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2015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28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光伏产业之所以受众人追捧,这和他自生优势是分不开的。宏观意义上来看,光伏产业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重点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的意义。再从微观意义上来说,光伏行业没有废弃物的产生、没有能源消耗,还可以持续发电,提供能源。
同时,光伏领域还频吹政策春风。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伏行业的发展,为光伏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政策托底;在国家再新能源的战略之下,政府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十三五”时期,根据相关政策的引导,我国光伏行业紧随时代潮流,大步踏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向着智能应用全力发展。
光伏行业频现“弃光”瑕疵
凡事都不会出现十全十美,光伏的市场也不例外。隐藏在高歌猛进势头下的是近年来的“弃光”现象。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弃风限电形势严峻,全国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13亿千瓦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创5年新低。光伏发电弃电量也比上年上升2.05个百分点。如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9.5亿元,按照1千克标准煤发3度电计算,损失的这部分风电需要燃烧1135万吨标煤。由此可知,光伏弃光现象是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掣肘。
2016年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326亿千瓦时,弃光电量37亿千瓦时。半年的弃风弃光量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弃风弃光量,甚至超过了2015年全年全社会新增用电量。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还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全国弃风率达到21%,超过了2013年的17%,达到历史最高值,三北地区七个省区达到或者接近20%,新疆和甘肃甚至达到了47%和45%。”
由于弃光现象严重,仅2015年我国风电就损失了3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150亿元。光伏企业同样不容乐观,东方日升总裁王洪坦言,“高居不下的弃光率造成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严重影响了光伏电站的收益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由此,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风机在大风中停摆,光伏电站在烈日下‘晒太阳’”的荒凉景象。
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光伏“寒冬”
面对“弃光”现象以及弃光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找准问题的所在,精准发力。多种举措一同实施,帮助光伏行业挺过这个“寒冬腊月”。
国家一揽子政策应对光伏“寒冬”。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弃风严重地区各类电源建设节奏。在电力供应严重过剩且弃风严重的地区,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研究暂停或暂缓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核准建设的措施,避免弃风情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国家还发布被业内称为未来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路线图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文件等,这一揽子政策的发布,有望帮助我国光伏行业度过“寒冬”。
技术创新破解弃光弃电。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曾说:“要长期解决‘弃风弃电’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因此从长远考虑,鼓励技术创新研发,通过系统的技术创新降成本、补短板,或可以解决“弃风、弃光”现象。
市场配置破解弃风弃电。助力解决弃风弃光虽然有技术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矛盾转为市场问题。因此,从电力需求的角度看问题,需要尽可能减少装机增长,实事求是考虑电力需求增长,调低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低电力需求背景下,真正有可能做到比较经济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现象的方法,就是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价格杠杆破解弃风弃电。要巧妙地让市场无形之手更灵活地引导市场行为。市场化改革中的梗阻,或许适合用市场的力量撬动。价格杠杆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法则。如果电力体制中价格信号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供需双方的行为也就难以合理引导。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坚信,只要找准问题所在,精准发力就一定可以渡过光伏的这个冬天,而冬天过后,定能见到春天灿烂的阳光。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