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大咖解读:互联网+智慧能源落地机会在哪?

   2016-11-23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14090
核心提示:能源互联网仿佛从概念变成了现实,为数不少的协会、联盟、公司打着能源互联网的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比之前对概念的争论和分
能源互联网仿佛从概念变成了现实,为数不少的协会、联盟、公司打着能源互联网的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比之前对概念的争论和分歧,真正埋头做事的公司也开始出现。但疑虑尚存。

储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推进的关键。今年,储能技术领域的发展让人振奋,平价储能初现,技术、应用领域和切入点和突破点在哪?如果抓紧投资机会?

平价储能不是梦,如何及早布局储能投资?


光伏

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理事长

俞振华

记者:您认为2016年储能行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有何突破?

俞振华:今年储能成本已经大幅下降,电科院来小康教授之前提到过储能规模性进入电力市场的转折点可能是1.5元/wh,今年锂电、碳铅储能成本已经逼近或低于该价格。另外,今年江苏等地还出现不少大规模调峰电站,项目规模和去年相比翻了一番都不止。

不同地区储能应用模式各有特点:东北是火电+储能调节;西北是储能+光伏、风电模式,解决风光消纳;华北地区主要用于调频;南方地区用于调峰。今年在这些领域都出现有代表意义的项目。

政策和市场机制上,“十三五”储能规划指导意见在编制中,国家对这块比较重视。政策明确后,有利于行业发展。

记者:您认为储能在未来三年的前景如何?

俞振华:目前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未来将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各种技术路线会有不同的应用机会。最近一两年,锂电碳铅等不同的技术路线都在发展,液流电池、压缩空气也拿下了不少项目,氢储能、燃料电池也在风头上,蓄热、天然气储能也有一些应用机会。这里面有一些技术是发展比较快,有些是偏早期的。

记者:目前储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俞振华:主流观点认为储能是电力或能源市场组成的一部分,依附在电动汽车、电力需求侧、电改、峰谷差价等政策中。储能产业的发展,还是要看相关政策能不能完善储能的应用机制。

从市场角度而言,储能的未来和应用侧的政策执行力度密切相关,比如调峰、需求侧政策细则等。各种应用现在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看在执行过程中能否解决。

记者:您认为储能在“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

俞振华:短期看,储能在“互联网+”智慧能源方面的应用主要在用电侧。目前调峰是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主要的收益模式,其它创新模式如区域微电网、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调度、户用式储能等模式,在电力需求侧补偿政策落实之前还是很有挑战的。

而且,储能的调峰应用也面临电价机制问题,用户成本很高,虽然有收益和成熟的模式,但现在走的也不能说很顺利。另外一点,电力市场的支撑很重要,“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模式的推广可能是未来的挑战。

未来在“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框架下,储能不在局限于电力储存技术,储氢、储热、天然气储存等都将纳入进来。储能领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以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

机会多多,能源互联网还没有成熟模式“领头羊”

光伏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副主任

苗韧

记者:数量众多的协会、组织、公司标榜能源互联网特性,这正常吗?是不是资本批量涌入该领域了?

苗韧:能源互联网概念火了,本身是件好事。我关注的是,能不能持续火下去。其要点在于三点,能否把握住当前经济和能源转型的机遇期,能否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条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能源互联网特性的定义和展望,目前正是百花齐放的阶段,这样很好。回想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正因为中国人对其功能和商业模式的丰富想象,才有今天的辉煌。做梦没有错,但更重要是去圆梦。

关于资本的介入,我想,凡事都是螺旋式演进的,科技创新本身就是需要密集的资本驱动的。就像一株果树需要浇100桶水才能结果实,如果大家都只想浇最后一桶水,现实吗?所以必然是有人先投入的。

记者:到底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硬件、软件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不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表述更贴切?

苗韧:对能源互联网思考和研究越多,就越不敢给它妄下定义。我相信它会像互联网一样,不断保持鲜活的创新动力,不断自我突破刷新人们的认知。

我认为,智慧能源应该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最早是“能源信息化”,第二阶段可能就是“能源智慧化,即智慧能源”,后面基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发展。

记者:有没有遇到一家特别符合你想象的未来能源互联网典范的公司或商业模式?那是什么样的,描述一下。

苗韧:目前没有,我们确实和很多企业有着广泛的交流互动,但最近ERI在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又有了一些新进展,希望能和更多朋友携起手来共同探索。

记者:国内打着能源互联网旗号的公司很多,有软件企业、有硬件企业、与能源服务公司,还有其它公司也觉得自己才是能源互联网的代表,相比较,你看好哪种模式?有特别看好的能源互联网公司吗?

苗韧:能源互联网企业一定是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如果哪个企业觉得自己才是能源互联网的唯一代表,那我肯定会想:“天啊这个行业也太没前途了,这么早的阶段就有唯一和至尊了”。

我比较倾向于合作的模式,就像互联网行业的分工合作一样。华为和搜狐都是互联网行业,但是做的内容不同。哪个能源互联网能率先探索出“统战模式”,团结更多的企业一起打天下,哪个企业未来就是引领者。

记者:对能源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有什么预期?10年之后,会是什么景象?

苗韧:10年后,能源互联网的功能和商业模式应该清晰和聚焦在几个领域了,产业集中度也将大幅提升,不排除某些领域有几个巨头出现。也很可能有来自能源行业以外的野蛮人,比如目前IT或互联网行业的,很期待。

能源互联网领域中国可以弯道超车的,做好了,将成为全球能源市场化配置、碳减排和环境治理,以及政府监管的基础。

另外,相比这个问题,我更喜欢你问我,未来1-2年该怎么走。就像大家都知道股市早晚要涨过6000点,但是从现在起,每一步怎么踩对点才重要。前几步有幸让我们ERI(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说对了,后面我们需要继续研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