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发电让贫困户坐享智能电网红利

   2016-12-13 中国网15250
核心提示:入冬,万木萧瑟,破土而出的麦苗却给空旷的田野染出一抹新绿。皖北农村,秋收冬藏一毕,闲下来的人们便享受着难得的清闲。可在安
入冬,万木萧瑟,破土而出的麦苗却给空旷的田野染出一抹新绿。皖北农村,秋收冬藏一毕,闲下来的人们便享受着难得的清闲。可在安徽省临泉县高塘“弟兄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藤蔓上的黄瓜顶花带刺,翠绿欲滴。留守在家的大娘、大嫂们正忙着往育苗营养基里播种菜籽,也播下了希望。

“俺们都是旁边村上的,在家没事到合作社来干点活,一天给50块钱,比在家里闲着强!这一个冬天下来能挣个过年的钱.......”说话的是朱小湾村留守妇女柳桂英,“现在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随后,大棚内想起一串笑声。

“这个合作社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作的扶贫项目,流转土地3800多亩土地种植反季节蔬菜。贫困户可以用小额贷款的方式入股,年底分红,给老弱病残的贫困家庭提供增加收入的门路。公司通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在老集、陶老等几个乡镇又发展了几个种植基地。说实话,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温室育苗、浇水灌溉哪一样也离不开电!俺们这的供电部门把电线扯到地头,用电有啥困难,一个电话电工马上就到地头,他们真是用根根银线架起了咱富民脱贫的连心桥!”该合作社创始人宋雷说。

如果介绍地处皖西北的临泉县,其中得有两个关键词: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为确保2019年如期实现“县摘帽、村出列、人脱贫”的目标,全县上下凝心聚力,依靠自身资源大力扶助地方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贫困群体在这片热土里挖金掘银。

电力就是在这场变革中,充当了生力军的角色,厂区建在哪电线架到哪,蔬菜大棚搭在哪,电线扯到地头。当地临泉供电公司结合国家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两年间共投入资金5.6亿元发展电网建设。农网升级改造项目优先考虑农村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先规划农业、工业示范园地方电力配套工程,当好扶贫攻坚的“电保姆”。

农网升级 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已近中午,临泉县范集乡代桥村村民李同义一家还在刚建的蔬菜大棚里忙碌着,望着潜水泵刚抽出的清水“汪汪”地流在田哇里,脸上透着那份喜悦。

走进代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前一望无际的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的蔬菜种植大棚,崭新的10千伏线路上的根根电杆犹如哨兵守护着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代桥村是远近闻名的“订单”蔬菜种植村,这几年发展特种农业种植,让这里部分村民尝到了甜头。但是,由于该村电力状况落后,制约了村民规模化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村民只有“望电兴叹”。在临泉供电公司启动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代桥村被列入其中的改造项目,重点投入,各级扶植“订单”农业,投资21万余元新增三相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一台,沿种植区架设380伏线路一千多米,改善了电压质量,大大提高了用电可靠性,让“订单”农业种植如虎添翼。

谈起蔬菜大棚用电情况,站在自家大棚前的村民李同义对笔者激动地说道:“现在有了电力的支持,俺村的人建蔬菜大棚更有了底气。现在除了蔬菜采摘以外,基本上全是自动化的了,根本离不开电,供电部门就把高压线架到地里来了,要不然,再先进的设备也使不上。”

据该村村支书代修军介绍,代桥村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吸收带动村民自筹资金又新建起了62个近500亩地的地温式蔬菜种植大棚,成立了“代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交易市场,与杭州、合肥、武汉等蔬菜经营商签订蔬菜购销合同。

“这都是电带领俺们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小变压器换成了大个的,乱拉乱扯的又不安全的老线路换成了整齐划一的带绝缘层的粗电线,上千米的‘动力电(三相电)’直通种植区,现在蔬菜大棚用上了自动控温调节器、电动卷篷机、电动控制滴灌等先进的蔬菜种植设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不但蔬菜大棚用电不再发愁,就是家里用电也没问题了。我们准备把种植区建设成农家乐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让百姓尝到电力带来的更多实惠。”身为村支书和合作社负责人的代修军高兴地说。

光伏发电 让贫困户坐享智能电网红利


前几天,家住陶老乡南天门行政村的贫困户刘祥玉拿到了他们村光伏发电站10月份售电“红利”620元,刘祥玉高兴地说:“没想到,这发电‘镜子’还真能挣钱!”。

位于临泉县最南部的南天门村与河南省接壤,地理位置偏僻,为洪河蓄洪区。村民沿河堤而居,经济发展滞后。刘祥玉所在行政村2016年建成115千瓦光伏发电站一座,9月份发电并网投入运行。仅10月份一个月就发电26000度,当地供电公司返回售电款25000余元,让象他一样的38户贫困村民从中受益。

无独有偶,“大姚庄的张影家藏个‘宝贝’,用电不交费,供电公司还给她钱!”这件稀罕事在临泉县范集乡的十里八村传开了。

前几年张影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家乡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他们俩就回到家乡开了个小超市。收入增加了,可每月的电费却要开支一大笔钱。

张影听说县城有光伏发电推广代理了,和丈夫商量着在自家也建一个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在当地供电所的支持下,不到20天时间,他家的这个“宝贝”就让电灯亮了。

说到光伏发电这事,张影欣喜地说:“自从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俺现在用电不用交钱,家里的空调、冰箱、电视啥的敞开了用,不在担心耗电多交电费了。用不完的电还能卖给咱当地的国家电网,国家每月还有补贴。”

据了解,临泉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光伏扶贫工程工作要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把光伏发电当做一项精准扶贫项目,及时掌握全县光伏扶贫项目情况,主动为光伏电站客户提供“一站式”业扩报装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为光伏电站项目提供现场勘查、接入系统方案制定、调试、计量装置安装、并网验收等全过程服务。同时支持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落实发电量补助和上网电量电费政策,按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力,上网电量和用电量分开结算,按流程每月及时结算、返还给光伏电站客户,让群众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撑起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

目前,全县建成并网归档扶贫光伏发电项目63个,并网装机容量1945千瓦,截止目前,返还光伏发电售电金额120余万元。

“今年冬天下雨少,每天发电时间超过8小时,每天能发电30度左右。前几天,俺两口算了一下,到现在俺这‘宝贝’已经发电2421度,光买电的收入加上国家的补贴,去掉自己用的,还赚1300多元呢!” 张影指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钢化玻璃板说。

精准扶贫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12月2日,是谭棚镇张老家村14户贫困户最高兴的日子。当地定点帮扶单位临泉供电公司为每户送来能繁育山羊一只以及公司员工捐赠的扶贫资金1万余元,支持他们发展养殖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路。

临泉供电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精准扶贫工作,选派优秀员工包村驻点走访了解该村脱贫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张老家村是一个人口近千人的偏僻乡村,原来全行政村三个自然村共用两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随着新农村建设居民居住位置也在不断扩展,原来的变压器位置已不在负荷中心,且线径较细,电压质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要求。

临泉供电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结合当前农网升级改造项目,把该村确定立项改造。委派工程建设人员进行实地勘察、设计。没多久,一份三个台区新上五台节能型200千伏安配变、架设10千伏低压主干线18000米、总投资115万元的高标准施工方案列入工程队施工日程。

今年夏天,天刚蒙蒙亮,在一支供电施工队伍“叮叮咣咣”的铁件摇晃声中,“摇”醒了张老家村。立杆、架线、装配、作业、施工队开始了紧张的施工。虽然已近中秋,但,烈日余威未减。站在杆上的作业队员浑身上下被汗水浸透,刚喝下的一瓶水不多时就化作汗水挂在他们黑黑的脸上。经过施工队员们半个月的鏖战,三条新架10千伏线路贯通张老家村,五台200千伏安的配变尤如待嫁“新娘”,端坐在配变大架上,揭开了喜气的‘盖头’,露出甜美的笑容。

“有了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电力充足,俺们村成立了“张老家村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吸收了贫困户以小额贷款的方式投资入股分红,村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村干部张华昌说。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是我们扶贫的宗旨。两年来,临泉供电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摸底了解张老家村发展状况,精准选好扶持对象,为14户贫困户建档立卡,跟踪服务。扶贫攻坚不仅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也是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供电公司着力改善电网线路设备状况,确保以充足可靠的电力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下一步将大力扶助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做到支持投向精准、贫困人口受益精准,与当地政府共同携手,把扶贫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在当日的捐赠仪式上,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