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能源局网站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规划》阐述了2016年至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1.“轻总量,重质量,降成本,提技术”是十三五规划基本方针;《规划》设定2020年底装机目标为110GW,其中光伏105GW,光热5GW(与前期已发布的电力十三五规划内容一致)。到2016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大概率将超过70GW,以此目标计算的未来4年年均装机量不足10GW,但《规划》同时提出“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因此我们认为110GW的装机目标仅为底线指标,只要投资回报具有吸引力,国家并不会限制装机。从以往经验看,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也是在多次上调后仍然被大幅超越。反观发电量指标的提升,则极具挑战性,按照年发电量除年底装机量的简单算法,2015年全国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仅917小时,按照2020年1500亿度(占比2%左右)的发电量指标测算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则需高达1363小时(可通过改善弃光或装机量超指标实现)。成本和转化率目标同样激进,《规划》要求2020年光伏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对应I类地区约0.45元/度),并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产业化转化率达到23%以上。
2.分布式持续得到政策强推,投资回报率优势和电改推进将令分布式光伏在2017年真正爆发;在《规划》的九大重点任务中,“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应用”排在首位。尽管能源局对分布式的高调支持已持续两年,但由于分布式项目单体规模小、投资回报不确定性高(以及由此引发的融资难)等问题,近年来发展缓慢。但考虑到2017年集中式电站标杆电价的大幅度下调、三北地区项目指标发放的缩减和短期仍难改善的限电情况,分布式项目的相对投资吸引力将大幅度提升。此外,电改在配售电侧的推进,尤其是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逐步建立,也将推升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需求。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大量此前专注集中式地面电站开发的企业已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抢屋顶”行动。我们预计2017年新增装机量中分布式项目占比有望大幅提升至30%以上(2015年为10%)。
3.光伏平价上网可能早于风电到来,2018年起有望在用户侧逐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价上网”概念可分为用户侧和发电侧两种,前者是以“合理盈利前提下的新能源上网电价”与终端销售电价相比较,后者则是与同地区的火电上网电价比较。由于风电本身的单机规模、输出波动及资源要求等特点,不具备在大部分地区用户侧部署的条件,因此风电实际上不存在用户侧平价的概念。而光伏则因先天适合用户侧部署的特性(可分布式部署、发电曲线符合用电需求、波动相对较小等),有望率先实现平价。目前东部地区光伏度电成本约0.7~0.9元,平均销售电价达1元以上即可实现合理回报,考虑到单位装机建设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分布式市场逐渐成熟后融资成本的降低,我们预计从2018年起分布式光伏将在用户侧逐步实现平价。
4.2017年行业整体面临增长压力,但单晶+分布式的结构性机会仍然突出;展望2017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市场,在2016年的高基数下(中国30GW全球70GW左右),都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我们预计国内和全球新增装机量均有可能出现个位数的负增长,但单晶技术路线和分布式比例的快速提升,仍然将带来可观的结构性高增长。随着近两年单晶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终端接受度的显著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调整速度几乎已经成为影响单晶比例提升的唯一因素,随着2017年领跑者计划和分布式项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晶在国内的应用比例有望在2016年约2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40%(2014、2015年分别约为5%和15%)。本次《规划》也提出了“重点支持PERC技术、N型单晶等高效率晶体硅电池的产业化”的产业升级计划。
投资建议。
看好短期内单晶和分布式的结构性高增长,以及中长期光伏用户侧平价逐步实现带来的新一轮需求爆发,推荐:隆基股份、中来股份、协鑫新能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