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荒坡以前种啥都不长,没得用处,自垦地也只能望天收,开春上山撒把种子,雨水少又没有水源,浇灌全靠下雨,病虫全靠运气,一年下来种子钱不赔就算赚了。”曲阳县齐村乡五会村村支书李连香说。
齐村乡书记门士敏告诉记者,自从三峡新能源来这里建光伏电站,集体的山地荒坡按照150元/亩/年补偿,一次性补偿25年,这笔收入一部分由村委会发给村民,一部分村里留作集体建设基金;而村民开垦过的按照880元/亩/年,也是补偿25年,这笔钱全部归开荒的村民。
自从荒坡上有了光伏电站,一年四季擦洗光伏板,秋天上山打干草防火,一天能赚80元;电站建设的时候,村民参与铺光伏板、挖电缆沟,一天就能赚120元,而且三峡要求施工单位优先选用当地劳动力,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听到消息都回来参加电站建设。
曲阳县发改局局长王平介绍,自光伏扶贫政策出台以来,曲阳县2015年至2017年三年内,每年要建70兆瓦,这些光伏电站的收益按照规定的配比用于扶贫工作,计划三年帮扶补贴6000户村民。
光伏开发实践中探路
在能源局3月下发的《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修订稿)》中明确了三种光伏扶贫项目的模式,分别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基于荒山荒坡的各种规模光伏电站模式、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
通常人们认为分布式光伏,是扶贫助困的有效方式。给贫困户安装电池板,能够获取发电收益,就相当于提供了一个长期饭碗。然而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越是贫困的人家,房子越是老旧,承受不了电池板及其组件的重压。而且分布式光伏在运行、维护、入网等方面,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
三峡新能源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韩树伟说:“曲阳项目用地多是荒山荒坡,征地成本较低。采用了大量科技创新,突破了近70度仰角陡坡施工这种世界级难题。”
实践表明,集中式光伏的扶贫效应是明显的。村民通过出租土地、建设劳务、维护用工等三个渠道,大大增加了收入。据统计,曲阳项目从2013年一期开工以来,累计用工近20万人次,人均支付劳务报酬5000多元。曲阳项目年度缴纳各种税费约5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7000余农民,扶贫效果显著。
“曲阳项目的光伏组件供货厂家全部在河北。不仅节省了运输费用、便利了维修养护,更就地消纳了大批光伏产能。对帮助国内制造企业恢复产销平衡,起到了一定作用。”韩树伟说。
据了解,三峡新能源河北曲阳项目总装机20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曲阳项目已滚动开发一、二、三、五共四期,完成装机9.9万千瓦,在建10万千瓦,单位装机发电效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山地光伏电站。
我国低山、丘陵区域广大,在山地光伏创新和光伏扶贫方面的尝试或将使光伏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