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红看光伏公众号发布《光伏农业对保护18亿亩红线具有特殊价值》一文,文中提到,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重申“使用农用地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光伏方阵在内的所有用地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一时让农光互补投资企业走入绝境。老红认为,国土资源部说“NO”,并不意味农光互补此路不通,科学的农光互补不但无害于红线,而且对红线的保护具有特殊价值。
其实科学的农光互补不仅有利于保护耕地红线,在农业自身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所谓农光互补又称光伏大棚建设项目,是设施农业和光伏电站相结合的涉农项目,即光伏农业。可理解为将光伏电站和设施农业建设合二为一,下面为农业大棚,上面是光伏电站,即不占用基本农田规划指标,不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可以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产。
虽然农光互补有其自身优势,然而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牵涉众多利益的光伏农业。因此,本文从优势对比与发展困境两方面对光伏农业进行了简要梳理,以期为读者解答农光互补是否应该发展,为何发展缓慢等疑问。
光伏农业有何优势?
第一,与普通农业大棚相比:
普通农业大棚:让阳光可以投射进来,而让水分和热量流失较少,这样就可以在大棚内形成反季节环境。
光伏农业大棚:属于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保证棚内设施的正常运转,还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是集低碳、节能、环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建设项目。
第二,与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
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应用的一种新的模式。与建设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有诸多优势:
1.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可在有效扭转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光伏项目在原有农业耕地上建设,土地质量好,有利于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有利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结合。而且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可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
3.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
利用棚顶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如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还可以将电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为投资企业产生效益。
4.绿色农业生产的新路径
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发展光伏农业任重道远
农光互补项目不可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农光互补项目基本都是建设在国家规定的十八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之内,属于不可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基本农田。在这个土地之上,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任何人、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无权利擅自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因此,部分农业光伏项目有可能无法取得备案,即便顺利备案,
在此情况下,农光互补项目涉及基本农田的土地用途不可能做出改变;基本农田所负载的农民根本利益不能改变;基本农田带来的建设和运营风险不可忽略;基本农田建设设施项目的安全性、持久性不可忽略。
项目实施需考虑农民利益
农光互补项目必须要确认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基本方针。因土地性质不可改变,就决定了农光互补项目必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光伏发电为辅的项目定位。
农光互补项目要考虑涉地农民利益。农民离不开土地,项目离不开当地农民。农光互补项目必须要将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流转到项目公司名下,保证光伏电站项目的安全运营。项目规划必须要考虑将涉地农民的再就业,及生活保障纳入项目考量;必须将当地涉农农民基本收入不降低,作为项目建设底线。任何以损害涉地农民利益的项目设计,都会使项目最终的安全性、持久性,受到挑战。对农民的利益保障可以参照当地基本农作物的产量和市场价格,进行流转补偿。
土地流转充斥风险
民以食为天,土地对涉地农民来是最后一块精神家园。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就没有了归属感、安全感。如果一个企业在违背了基本公平的交易原则获得土地流转,必然会埋下巨大的运营风险。失地农民的不确定性,将会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构成巨大的威胁,作为投资者,一定不可以在土地流转至上,埋下风险的伏笔。
农村土地的流转,必须价格合理;必须流转合法;必须对涉地农民有所安置;必须确保土地流转获得所有涉地农民的支持;必须获得当地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的绝对支持。
提前做好运营准备和资源配置
农光互补项目对比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每千瓦基本测算大约会增加四元左右。数十兆瓦的建设费用增加,将会是一个近似天文数字的投资增项。目前,多数光伏企业没有做好农光互补项目运营的人才准备和资源配置。设施大棚种什么?怎么种?如何管理运营?盈利点在哪里?在农光互补项目里,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那是圈地耍无赖,做项目是假,卖路条是真!
项目运营,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区域优势。寻找一条适合自己项目的种养结合之路。举例来说,若距离城市相对较近,可以考虑以蔬菜生产和反季节农产品种植为主。结合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亲子土地租赁做些文章,也可以把项目附近的非基本农田或村镇合并搬迁腾退的土地,进行土地整理。
种植种类有限制
农业光伏大棚从植物种类来说,具体有如下几种模式:菌菇光伏模式;蔬菜(瓜果)光伏模式,蔬菜方面,可以做航天蔬菜或者是喜阴植物;林光模式,林光就是常见的园艺、林木、果树;药材光伏模式,阴性和耐阴的中草药;渔光互补模式,水上架设太阳能光伏电板,水下养殖鱼虾水产品。
尽管上述模式很多,但仍有很多植物种类因为对光照的特殊要求,不适合光伏农业。原理如下:由于光伏温室顶部全部使用光伏板铺设,还不能全部铺设,光伏板不能透过蓝光,红光也只能透过微薄的一点(薄膜光伏板,晶硅的完全不透),而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就是这两种光,所以,光伏温室大多种植菌类作物。另外,温室铺设光伏板后,影响温室内部光线,对于温室来说,冬季加温会增加很多运行成本,因此很多植物不适合用光伏农业进行种植。
综上所述,尽管农光互补具有很多优点,但目前看来要想将光伏农业发展壮大还有很多阻力、仍然任重道远!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