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就把对未来战略产业的设想纳入宏观规划,并把目光锁定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上
文/刘卫东
源于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鹤立鸡群的国际地位、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以超前的眼光看待未来的战略产业布局,在依靠航天、新材料、生物科技、纳米技术尤其是IT产业称雄世界多年以后,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就未雨绸缪,把对未来战略产业的设想纳入自己的宏观规划,并把目光锁定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上。
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升了美国政府对战略产业的关注力度,而奥巴马政府的上台则为此再度注入一针强心剂,使得美国的新战略产业在起步阶段就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
美国新能源利用全面铺开
美国现阶段对新能源构想的核心部分是核能,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也在齐头并进。当前美国20%的电能来自于核能,70%的清洁电也来自于核电。到2008年底,美国风电装机总容量252亿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4亿千瓦,均居世界首位。2008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为877.5万千瓦,同比增长17%;在太阳能电池导入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佛罗里达投资20亿美元要打造全球首个真正的太阳能城市。截至2009年,美国全国电力生产的1/3来自非碳能源。此外作为对新能源开发的补充,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各种节能技术。
美国的新能源利用已全面铺开。为配合政府的新能源战略,作为美国化石能源消耗的最大单一用户(2005财年占到了美国政府燃料消耗总量的93%),美国军方从2006年开始研究军队的能源问题,国防部现已成为美国生物燃料的最大用户。2007年底,美国最大的太阳能装置在内利斯空军基地投入使用。为避免与农作物和森林争夺土地,军方还在计划利用荒地来种植燃料作物。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不久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准备在3年内让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倍增,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并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到2012年做到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到25%,实现过去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奥巴马政府还将投资对白宫、全国各地的学校、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如能实现这些目标,美国无疑又会再度走在世界的前面。
奥巴马能源政策超越布什
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表达出对于发展新能源的热情:“我们将利用太阳、风和土壤来为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提供能源”,他还将与新能源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列为本届政府的三大要务之一,其对新能源的关注程度,可与当年克林顿政府倡导互联网技术革命相提并论。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如此高看新能源产业,一是希望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二是为调整能源供应结构,确保未来的能源安全;三是试图通过创建新型产业来增加新就业岗位;四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归根结底,美国政府此举是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
因此新能源产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需要借助于优势产业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继续主导世界经贸规则,控制国际战略技术市场,通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来提高自身行动的灵活性,为超强的军力提供不受干扰的后勤保障,并在围绕气候变化的全球博弈中占据道义制高点,以维护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美国劳工部长希尔达・索利斯在参加第二次全美清洁能源峰会时,就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来描述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充分表达出美国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挽救能源联盟主席查拉罕则表示:“在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重建经济以及保护环境,是美国重获并且保持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最佳途径,也许也是唯一的办法。”
相较于布什政府时期,奥巴马政府在新能源问题上的战略思考又前进了一步,主要表现为:一是布什时期的重点在于石油进口地的多样化和确保运输通道的顺畅,而奥巴马则把重心放在了开发全新能源方面,这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对石化能源的过度依赖;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就表态说,他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而不是与OPEC打交道。二是布什政府侧重于提高传统能源的能效,而奥巴马政府则不仅关注节能问题,同时还注重减少能源污染;三是布什政府将发展新能源视为减少国际依赖的战术目标,而奥巴马政府则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关注新能源对于美国国际竞争力的长远影响;四是布什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屈从于国内压力而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奥巴马政府则表现出积极态度,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通过“利己不损人”的方式来化解国际压力,维护美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从总体上看,奥巴马的能源政策实现了对布什政策的超越。
美国政府的政策引导
在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政府牵动、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的核心环节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新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视,并利用法律手段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