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业绩狂飙:光伏“黑马”隆基股份是怎么炼成的?

   2017-03-15 太阳能新闻网于钱采编39580
核心提示:115亿收入,15.47亿净利。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于上周末公布的2016年财报,揭开了新能源企业财报季大幕。两列
 115亿收入,15.47亿净利。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于上周末公布的2016年财报,揭开了新能源企业财报季大幕。两列数字也侧面印证了2016年国内新能源公司业绩飙升的事实。

凭借着单晶硅片和组件销量的大幅提升,隆基股份的收入及利润双双高开,这家以硅材料为主的供应商向太阳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战略转型也初见成效。市场定位、组件扩产及价格策略等优势,让这家新兴企业成了去年光伏行业中的最大一匹“黑马”。

  “组件”抢眼
 
2016年财报显示,隆基股份创出115.31亿元营收,同比提升93.89%;15.47亿元的全年净利,也同比大增197.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上扬177.42%,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15%,同比增加9.18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27.48%,同比提高了7.1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波动明显,PVinsights 数据显示,2016 年底单晶硅片的价格较2015年底同比下跌了14%,晶硅组件价也随之大降35%。隆基股份凭借着上半年市场的旺盛需求、第四季度全行业的止跌回升,全年仍斩获不错的收益。因此,尽管遭遇中期单晶价下跌,财报看来对业绩的影响也不算太大。
 
记者注意到,隆基股份已摆脱了过去单纯依靠硅片来拉动公司营收的传统业务模式,在增加组件这一下游板块之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正向带动了公司收益。去年,该公司的太阳能组件销售额为57亿元,已超越硅片(50.75亿元),成为公司营收的“摇钱树”。组件高达27.2%的毛利率,也已接近于硅片的28.16%,远高于电池片、多晶硅料的毛利,最终让15.47亿元的净利水到渠成。
 
电池及组件产能方面,隆基股份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产。公司正在筹建的电池和组件项目有:于印度的年产500MW电池、500MW单晶组件项目,马来西亚古晋一体化项目(单晶电池及单晶组件各500MW),已部分投产的泰州乐叶2GW高效光伏组件等。
 
乐叶光伏总裁李文学向记者表示,去年年底,单晶组件产能为5GW,今年年底的目标是6.5GW。而今年全年,隆基股份有望出货电池、组件4.5GW。

隆基乐叶靠什么赢得市场?

 2年时间,隆基股份已变身为现象级公司,它究竟凭借什么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战绩? 李文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此归纳为三点。
 
第一,延伸产业链、加强研发
 
“隆基最初的战略就是走专业化的单晶硅制造路线。十多年前,隆基即专注于单晶硅片的研发和制造。经过详细测算及分析后,公司也把单晶电池和组件列为了转型的目标之一。”李文学对记者说道,2013年,隆基股份的单晶硅片产能、销售额已在行业内领先,达2G瓦。管理层判断,如果单纯做硅片的话,业务面将受到不小的局限。此外,国内光伏市场正值上升期,长期对外出口的隆基股份需调整战略方向,因此在2014年收购了叶志卿先生创办的乐叶光伏,全面转向单晶硅片、电池及组件等一体化战略。
 
在多晶产品早已是市场的主导者时,隆基股份要想打破这一局面也并非轻而易举。李文学表示,太阳能组件用的边框、背板、玻璃及安装支架、线缆等都为传统产品,成本不易下降,若是通过技术进步、对产品性能的深度研究,可以将组件的转换效率持续提高,电站开发商有更高的性价比,购买的积极性也才可能被激发出来。
 
最初,全球的光伏行业依靠了大量国家补贴、各种激励政策逐步被“价值发现”,如果有一天所有成本已近极致、光伏补贴也随之取消,那么企业的“研发”优势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产品也会受到市场的真正追捧。因此公司一直就极为注重研发,对单晶硅、单晶电池及组件及相关课题,分别展开了深入研究。
 
去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5.63亿元,占主营收入4.88%。新增研发项目104项,结题47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已导入生产,研发投入保持行业领先。目前,该公司已形成西安硅材料研发中心、泰州电池研究中心、组件设计中心等三大中心,并在现有的硅片、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全工艺流程生产线基础上引入最新研发装备,也提高了研发项目计划执行效率。隆基股份推出的低衰高效单晶组件,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光伏电池初始衰减问题,而乐叶的60片P型PERC单晶156*156mm电池组件,组件最高功率达到316.6W,也处于行业领先。截至去年报告期末,公司的非硅成同比降低33.98%,拉晶和切片成本快速下降。
 
其次,扩大单晶组件产能
 
收购乐叶之前,隆基股份的硅片有70%——80%对外出口,国内销售并不多。即使一部分硅片供应中国客户,但用量一直很少。“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问题。”李文学表示,作为只做单晶的隆基股份而言,自己的硅片继续扩张时,竞争对手的多晶硅片也会逐步扩产,可想而知多晶电池和组件也会增加产销量,其结果便是单晶硅片有可能出现滞销。因此,在隆基股份制定了向下游延伸市场的这一战略之后,决定上马更多电池及组件产能,上下游联动从而更快抢占一线销售市场。这样一来,才可能在整条产业链上获得主动权,拿到更多筹码并参与全市场竞争。收购乐叶光伏之后,隆基股份很快注入约2亿元资金,对当时的生产线做了全面改造,让光伏组件产能扩大3倍,并使电池片的转化率提高1%以上。随后,隆基股份又继续投资16亿元,在浙江衢州建立了光伏组件及电池片全球生产基地。
 
2016年,单晶电池组件出货2340.8MW(其中对外销售1847.45MW,自用281.32MW),产销率97.68%,单晶电池对外销售212.03MW。
 
第三,降低组件售价
 
当研发和产能都到位之后,乐叶光伏也有着自己的战略方向,其中之一是把价格调至合理位置,让市场易于接受。2014年时,多晶组件的报价为4.1元/瓦,单晶的报价为4.8元/瓦。和单晶相比,多晶产品建电站的成本是8元/瓦,要比前者低出0.5元。因此乐叶光伏很快把价格拉至低点,而过去多年的技术研发能力、已有足够产能支撑的上游硅片等两大要素也使乐叶光伏有底气降价。
 
“我们在2015年和2016年部分时间段时,就是让单晶组件只比多晶组件贵1毛钱。从初期投资来看,单晶组件的价格略贵,但它可以减少土地支出和安装成本。而单晶特有的更高转换效率、长期多放电也让市场接受度获得了提升。”李文学说道,2014年,单晶组件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2015年、2016年达15%和27%,单晶组件2年时间内初战告捷。
 
事实上,多晶和单晶两大阵营彼此虽有竞争,但目前更多的多晶企业也在不断投入单晶电池及组件的生产线,可见单晶的认可度在上扬。协鑫集团、晶科、晶澳太阳能等公司就正在进行单多晶“两条腿”走路,巩固并增加自己的组件市场份额。
 
不可否认,目前单晶组件的报价已不再仅仅比多晶组件贵一毛钱了,在去年“630”政策(光伏电价向下调整)执行之后,市场需求由盛转衰,一些多晶组件生产商为了清理大量库存而把价格拉低。单晶组件价虽也做了下调,但包括乐叶光伏在内的部分公司并没有与多晶产品实现同幅度调整,“我们认为,企业确实需要增加新的订单,提高销售额,但也不能过度参与价格战,还是要维持利润。凭借组件的品质来让市场买单,更能体现自身价值。”李文学表示。
 
行业普遍下调组件售价的现象今年还将上演,对隆基股份和乐叶光伏来说,如何确定下一步市场策略,就更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预见性了。策略,就更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预见性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