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韩国首重KS认证与价格 稳定中寻求成长契机

   2017-04-10 EnergyTrend16720
核心提示:中国厂商:商品化或新技术,各有考量中国的太阳能产能占全球七成以上,在韩国也具有一席之地,记者访问了五家较主要的中国参展商
中国厂商:商品化或新技术,各有考量

中国的太阳能产能占全球七成以上,在韩国也具有一席之地,记者访问了五家较主要的中国参展商,主要的目的是了解这些厂商选择参加大邱新能源展的理由、成效,以及对韩国市场的看法。

透过访谈得知,太阳能板须获得韩国的KS认证后才能在韩贩售;而所展示的产品是否拥有KS认证,就成了这些海外厂商参展态度的主要差异所在。

以“日蚀”系列主打的塞拉弗表示,日蚀组件上个月在日本PV EXPO 2017展出时就获得韩国客户的热烈回响,且叠片组件在韩国属于独特产品,因此临时决定参展,展会上的询问度也很高,已与几家韩国厂商展开洽谈。塞拉弗表示,日蚀组件除了技术特殊,其CP值也比韩厂产品好,因而有机会打入市场。

在韩国已经耕耘三年的海润光伏也以展示新技术为主,并表示:展会的内容反映了公司的战略思维。海润光伏认为,已获得KS认证的产品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取得资料,展会的用意在于彰显公司的技术前瞻性。

相对的,晶澳、晶科两大厂则以展示拥有KS认证的产品为主。

晶澳表示,参加大邱新能源展是为了宣传,但也坦承宣传效果因人流较少的因素而受限。对于只展出已获得KS认证的产品的方针,晶澳表示,因公司的重点在于销售;新技术虽然吸睛,产品却不一定能卖,市场反应也不见得好。

晶科目标在全球各市场均有10%市占,韩国也不例外。为了追求市占率,展出内容同样以获得了KS认证的组件为主。晶科也认为展会的人流太少,虽有助联系旧客户,但对于谈出新生意的帮助有限。

航天机电的展示品则兼顾了商品与技术,同时展出已获得KS认证的两款Highway组件,以及属于新技术的MilkyWay双玻双面N型多栅线组件、N型电池等新产品。航天机电近期才开始经营韩国市场,已在韩国展开几项专案洽谈,未来会以EPC或者组件供应商的角度进入此市场。本次参展也是为了开发新市场而来。

由于韩国是对海外产品较封闭的市场,这些海外业者如何取得韩国消费者信赖?塞拉弗、海润、晶澳都表示,中国产品的CP值较佳,加上韩国客户已经开始重新认识海外品牌与品质,未来还是很有机会的。而晶科与航天机电则表示在韩国有合作伙伴

设备商、本地厂商:经营客户关系

Schmid是本次展会中展出规模最大的设备商,本次展出了与LG合作制造的MBB组件以及montrac,后者可应用于各产业的智慧工厂升级,例如太阳能、汽车等产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Schmid表示,参展不是为了商谈,而是为了提供客户在地服务与强化宣传。Schmid表示,在韩国经营太阳能事业并不容易,但他们认为韩国的新政府对新能源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因此好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在地厂商的Shinsung E&G也表达他们必须参展的决心。2017年是Shinsung成立40周年庆,最近也整合了相关事业,打造新品牌“Shinsung E&G”。在韩国拥有一定市占率的Shinsung与Hanwha Q CELLS、LG等大集团不同,是专注于太阳能的公司,也因此参加展会对公司而言仍是必要的。

Shinsung也是大邱新能源展中对于新技术着墨较多的厂商,这是因为Shinsung的外销比例达80%,技术是在国际市场上胜出的关键。对于韩国市场,Shinsung认为,国内对于产品价格的重视高于对技术的追求,加上电价较低,太阳能吸引力还不够;电价较低的事实也影响了韩国市场对产品价格的重视。

Shinsung认为,太阳能市况近期的变化相当剧烈,但韩国则一直维持稳定的状况;而这种稳定状况,则将透过新政府的施政态度来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记者点评


在技术上,韩国有Hanwha Q CELLS、LG、Samsung SDI、OCI、Woongiin、Shinsung等知名厂商,产业链涵盖上至下游,产能也在Hanwha Q CELLS的积极发展下拥有一席之地。除了这些厂商之外,韩国整体的太阳能产业气氛是相对平淡的。

根据记者的了解,韩国每年的需求大约落在1GW上下,需求较强时可来到1.5GW。不过,受限于过去韩国政府对新能源政策的态度不算积极,以及韩国电价不高等因素,太阳能发电的吸引力有限,还需要政策与观念的推广。

韩国五月就要选出新总统,这对市场而言将是个机会。Shinsung、航天机电、塞拉弗、Schmid都对记者表示,未来政府对新能源的态度有机会转积极,太阳能产业也可望变得更蓬勃。而晶澳、晶科等厂商则一致认为韩国至少能维持稳定的需求。

另一方面,韩国市场对于已获得KS认证的产品价格相当敏感,这对于中国厂商而言不啻是一个机会。若能成功赢得韩国客户的认同,中国厂商在价格上的优势可说打中了韩国市场的甜蜜点,技术差异性也是赢得订单的关键之一。而韩系厂商若要在中国厂商的价格竞争下继续维持在国内的地位,也需要对CP值的提升多下功夫。同样的道理,对其他海外厂商而言也是适用的。

然而,由于韩国市场的需求大致维持稳定,规模不算大,要在韩国投入多少心血、其收益成效如何,也需要审慎评估。若能说服更多海内外厂商投入市场,大邱新能源展本身也才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