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底,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 (Canadian Solar Inc.,NASDAQ: CSIQ,以下简称“阿特斯”),公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16年全年财务报告。
这份最新的年报显示,阿特斯2016年组件出货量达到5232兆瓦,创历史新高,销售额达到28.5亿美元(约189.1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2016年阿特斯净利润为6520万美元(约合4.326亿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收益1.12美元。如果不考虑美国双反调整税金4410万美元,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为9270万美元(约合6.15亿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收益1.6美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再次为阿特斯坐实了“行业内最稳健的企业”的称号。阿特斯总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表示:“2016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我们组件的销售量创下历史新高。2017年,我们将加强技术研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继续完善供应链管理,从而增加公司盈利,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
那么,阿特斯这样一份业绩究竟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光伏市场上实现的?海外市场表现优异的阿特斯又依靠了哪些大招?未来,阿特斯是否会进军渐趋火热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呢?
压轴海外市场
年报发布不久之后的4月7日,阿特斯宣布与日本高盛公司敲定了4700万美元融资协议。这份价值4700万美元的双重绿色项目债券将被用于阿特斯位于日本群马县的19MWGunmaAramaki太阳能项目。
而根据此前年报的内容显示,在2016年第四季度,阿特斯完成了四座光伏电站的销售(其中两座位于加拿大,两座位于中国), 金额总计超过1.472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在2017年2月1日, 公司又完成了另外三座加拿大太阳能电站的销售,金额总计超过1.953亿美元(约合13.4亿元人民币)。
从2009年开始,阿特斯便把主要经营精力放到海外市场,瞿晓铧认为,海外市场的制度更简单透明。其次,在海外市场,业界将银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极致的概念非常简单——项目质量不好,银行不会提供贷款。这从银行的角度就可以屏蔽掉很多风险。
从一个项目出资比例来看,自有资金20%-30%,而银行要承担70%-80%。在海外,PPA、土地协议、EPC合同等等,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银行就不会为项目提供贷款。
在进入海外市场的8年时间里,阿特斯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经营思路。在第一阶段,阿特斯收购了加拿大一批电站开始进入行业下游,“但只是进入了一个肤浅的表层,收购、建成出售、短平快的粗浅开发。”
从收购夏普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开始,阿特斯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布局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阿特斯从RecurrentEnergy得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开发团队。包括120名身经百战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人员、融资专家、行业律师、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并且提升了阿特斯全球化电站开发能力,由短平快开发转向长期持有,让项目有更大附加值。
与此相伴随的是,阿特斯的国际化团队也渐趋成型。瞿晓铧表示:“阿特斯整个管理层,从上到下都是具备国际化背景的管理人员。这种人才结构把阿特斯变成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太阳能公司。我们都是中国人,但都在海外留学,有海外工作经验,在海外待了几十年。”其次,在海外做电站项目时,阿特斯组建了当地本土化团队。雇佣当地的律师、项目开发团队、工程队,最大限度了解、融入当地环境。
再者,国际商誉对阿特斯非常重要。更早期阿特斯在上游的努力,为阿特斯编织了最基本的国际网络,使得阿特斯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也在国际上形成了阿特斯的商誉。在组件的销售同时,我们对基本的市场、客户、国家情况等都有积累。同时培养了很多长久的客户。
另外,阿特斯已成为娴熟运用金融工具创新推动太阳能发电项目发展的中国企业之一。从海外金融工具创新来看,阿特斯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发电资产担保债券(ABS),就是形成小型的、分布式的屋顶光伏电量项目租赁合同,把其中评级、质量比较高的租赁合同打包,通过国际上的三大评级机构评级,然后直接在公开市场发放债券。
另一种是固定收益成长型上市基金(YieldCo),是固定收益、成长性和上市三个投资特性的组合。通常会有一个发起人兼管理人,能够放进其中的资产都是低风险、高质量的,电站都是并网运营以后的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带来固定收益。
在这一系列经验总结与思路转换的带动下,阿特斯逐渐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截止到2017年2月28日, 阿特斯持有已运营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计1195.5兆瓦,预计转售价值约为16亿美元(约合109.9亿元人民币);后期项目储备(含在建)约2.1吉瓦,包含日本538.5兆瓦、美国401兆瓦、中国400兆瓦、巴西399兆瓦、印度132兆瓦、澳大利亚118兆瓦、墨西哥68兆瓦、英国26兆瓦和非洲6兆瓦。
谨慎进军分布式光伏
在刚刚发布的年报中,阿特斯对2017年的行业形势看法比较乐观,阿特斯预计2017年组件发货量在6.5~7吉瓦之间,全年的销售额预计在40到42亿美元之间。预计公司在全球有1到1.2吉瓦的光伏电站在2017年可实现并网,这些电站分别位美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巴西和非洲。
虽然电站业务依然会是阿特斯收入的绝对主力,但阿特斯对于国内兴起的分布式光伏热潮一直比较关注。2016年6月份,亚洁能与阿特斯正式签署一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大陆地区联合开发超过20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亚洲洁能资本将为项目提供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建设与全额投资,阿特斯太阳能将为项目的光伏屋顶提供技术支持、工程设计、业务咨询等服务。
实际上,阿特斯早在2009年,在日本和加拿大就开始提供分布式光伏系统方案。在这个领域,阿特斯以前一直把重心放在国外。但是,随着国内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日益改善,阿特斯的中国商务团队也积极在中国拓展分布式光伏系统的业务。“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瞿晓铧曾表示,“现在在国内做分布式很困难,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去做。”
阿特斯认为分布式光伏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阿特斯会马上跟进,因为目前来看,分布式光伏的经济模式还有待开发。“地面电站最终是和电网签约,这样和一个电力调度打交道就好了。分布式是要和很多业主去沟通,每个月抄表,最后不是向电网要钱,而是到每个用户单位去要钱。电力和供气都是国营的,用户不交钱就可以拉闸断气,光伏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如果光伏电站拉闸了,那么用户大不了就从电网拿电。并且和业主签约,将来又有所有权的问题,又有支付信用的问题。我希望以后有人给分布式搞一个类似‘支付宝’的平台,大家把钱放里头。”瞿晓铧表示。
另外,分布式在审批上比地面电站难的问题,也是目前分布式前进的一大阻碍。2016年,阿特斯曾在苏州中标了30MW的金太阳项目,其中20MW在苏州高新区。这20MW项目分布在129个点,接网时需要逐个审批。“129个屋顶,理论上要和每一个业主签订项目合同;收电费的时候,要向129个业主收费,这样公司需要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收费催款团队。”
阿特斯认为中国的分布式市场还不够成熟,但分布式光伏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与储能产品、小社区和智能微电网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于美国Solarcity的租赁模式、日本新住宅的预装模式,中国也将发形成自己的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