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大规模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2017-04-24 中国电力报15040
核心提示:尽管当前我们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更好地促进发电侧和需求侧之间的有效响应,但储能无论在调频调峰,还是在能量储备方面
“尽管当前我们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更好地促进发电侧和需求侧之间的有效响应,但储能无论在调频调峰,还是在能量储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大规模储能试点不断涌现,同时分布式储能、户用储能也开始进入应用试点示范阶段。储能已经成为共同的发展趋势。”近日,原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在我国储能发展问题上表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也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储能市场。据测算,未来两三年内,我国储能累计安装量或将实现七到十倍的增长,大规模商业化发展蓄势待发。

政策推进储能走向规模化


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能产业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也正是因为储能的作用,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三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都将储能作为重点研究和发展领域之一。

储能产业不断迎来政策东风,从顶层设计推动储能产业走向规模化应用。就在前不久,国家更是针对储能产业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该《意见》配合“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推动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和储能设施集成互补。

该《意见》旨在推进储能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并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内分为两个阶段推进储能相关工作,“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未来发展储能的重要任务在于推进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示范、支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促进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提升工程、推动用能智能化水平提升工程、多元化应用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工程等,并进一步推动储能电池成本下降。

事实上,我国储能技术已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国内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等主流储能技术的成本已经有了大幅降低。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分析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大部分技术的建设成本在人民币2000元/千瓦时~3000元/千瓦时之间,较2013年,平均降幅超过50%;预计到2020年,主流技术的成本区间,将降低到人民币1000元/千瓦时~1500元/千瓦时左右。

“随着政策的支持,目前,储能产业已经进入产业化初期。近年来,国家对储能产业非常重视,总体政策体系已经完备。储能产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培育市场、启动市场,加强产业链的衔接与整合。”业  内人士表示。

用户侧储能将成先行军

“各种各样的、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正在中国快速发展,相信‘十三五’期间分布式能源系统会发展得更快,而在这一系统建设中,储能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石定寰说道。

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全国市场的疯狂推进,储能通过垂直技术进行多能互补,构建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可以预见市场空间将以几何级速度向用户侧扩张。

目前,用户侧不仅是我国储能应用的最大市场,也是持续保持高增长的一个领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统计,2000~2016年应用于用户侧(即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的投运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为107.9兆瓦(不包含抽水蓄能和储热项目)占全部装机的比例为57%。

单就中国市场而言,未来用户侧储能市场就将成为先行军。到2020年光伏装机不低于110吉瓦,其中至少60吉瓦的配额在分布式光伏;2030年全国光伏装机总量很可能将突破400吉瓦,分布式光伏很可能突破200吉瓦以上,试想这些项目如果全部配备储能,将在用户侧催生一个很大的市场。

“未来,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大规模应用,用户侧储能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可以通过市场和储能技术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分布式电量的收益,也能带动更多的分布式电站投资建设,改善电力消费能源结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产品经理曹伟表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