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阳光掠过波涛滚滚的长江,岛城扬中“醒”了:市政府院内10000平方米的车棚和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开始欢快地“互动”起来;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辆新能源汽车迎着朝霞,接送员工上下班;城北公园绿树成荫的湖畔,晨练的居民在清新的空气中慢跑、打拳……
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一直是扬中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该市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转型发展,做足生态文章,绿色发展的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境界更深邃。
绿色产业新能源成第二大产业,光伏产品可个性化定制
新能源产业是扬中第二大产业,拥有全省首家“新能源产业园”、镇江首家新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全、太阳、兆伏等多家企业参与了全国光伏行业标准制定。
扬中是全国唯一的全产业链县级市,光伏企业涉及上中下游5个环节10多个产品,形成从硅料提纯、铸锭切片、封装组件到集成应用等诸多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产能初具规模,在江苏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涌现出一大批中小企业投入光伏配套产业领域,光伏焊带、碳化硅、坩埚、光伏玻璃、石墨器件、接线盒等多个配套产品均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镇江丰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率先开启光伏运用的代表企业,在厂区植入很多光伏元素,建设“光伏长廊”,进行新型建材一体化光伏组件推广、应用及生产项目。公司销售部副总彭军龙介绍说,“新产品将与建材一体化,无需在屋顶等部位加装太阳能电板,可以直接生产成瓦片等,我们还可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绿色产业在绿色制造上依然是急先锋。当地光伏代表企业环太集团十分重视技术研发,与江苏大学联合申报的“太阳能级高效多晶硅片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近期通过国家工信部批复,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200万元。对此,项目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有了补贴后确保项目3年建成,届时制造技术绿色化率由2015年的76.89%提升到96.81%;绿色制造资源环境影响度由2015年的90.44%降低至57.68%。
未来扬中将重点培育以油坊镇、开发区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集聚区,形成光伏产业孵化、成长、壮大的块状产业集群,并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内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微电网建设、适度发展江滩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
绿色能源居民光伏发电并网1272户,占全省6%
前不久,开发区三跃社区太平安置小区30余户居民参加光伏电站建设集中签约。该项目设计用户每年可免费使用2800度电,余电可上网,居民只需提供安装平台,所有费用和维修由安装公司承担。通过这种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方式,该小区正在积极打造“光伏电站示范小区”。
目前,扬中居民建设家庭光伏电站热情高涨,部分区域已经接近全覆盖,三茅街道勤丰小区的居民光伏安装率达到了80%。截至5月底,扬中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1272户,占全省6%。面对爆发增长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扬中供电公司等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因地制宜修订分布式光伏并网流程,落实属地化验收举措,居民屋顶光伏并网平均缩短7个工作日。
居民光伏电站发电除了自用外,多余电量以每度0.378元的价格卖给国家电网。扬中在全省县级市中首开先河,设立财政基金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补贴奖励,居民每发一度电除了享受0.42元的国家补贴,还可享受0.3元/度的扬中市级补贴。2016年,扬中对企业和居民的光伏发电共发放市财政补贴216.6万元,并已全部发放到位。
扬中已有各类新能源车辆99辆。去年年底,镇江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多万元购买了12辆新能源汽车,除了国家补贴,扬中市政府按1∶1配套补贴,公司可一次性获得补贴200多万元。在风能应用上,扬中文德新能源的测风塔已经建成,正编制项目可研究报告,按照目前的测试结果,在扬中建设低风速风电场完全可行。
到2020年,扬中将实现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3%,新能源在居民用电、服务业用电方面占比达到100%,年替代化石能源32万吨标准煤,到2030年,力争实现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0%,全市实现“去煤化”。
绿色生态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洗白”中淘汰落后产能
扬中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在中国美丽县城排行榜中最近名列第13位,这些称号是这个宜居生态城的最好佐证。
一直以来,扬中坚持“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理念,在“留白”中储备了高质量的深水岸线资源。扬中自然岸线总长度达129.2公里,主江岸线47.5公里,宜港深水岸线近30公里,已开发深水岸线仅4.9公里,5/6处于待开发状态。在岸线开发利用上,扬中遵循“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开发理念,对项目必须千挑万选,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扬中市累计否决审批项目超过200个。
作为江中绿岛,扬中始终拧紧制度总开关,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严格的生态保护,全市国土面积的23.35%列入生态红线区内,严肃查处在红线内违规开发建设等行为。近年来,扬中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内实施生态补偿工程项目134个,植树绿化2000余亩,清淤河道150余条,生态复垦2处,打造“绿岛”的生态屏障。同时,大力推进“263”专项行动以及“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在“洗白”中淘汰落后产能。
去年,扬中启动“五水联治”工程,提出4年明显见效、6年全面改观、8年实现质变。其中,“治污水”实现城区、集镇及农村居民点雨污分流、污水收集;“防洪水”实现江堤达标和长久永固;“排涝水”实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引活水”实现河道清淤通畅;“保洁水”实现河道长效管理,让岛城真正成为一座“城水相融、景水相映、人水相亲”的水韵芳洲。目前,“五水联治”工程已实施广宁河片区水环境治理,完成工人路、友谊路、翠竹路、同宁路雨污分流改造;建成兴隆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座、管网29公里,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市”;建设沙家港闸站,疏浚夏家港、六圩港、张家港水系;新建改造城区排涝泵站8个,整治易淹易涝片区9个……今夏的几场暴雨证明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往年这些易涝区域再也看不到“湖景”。
扬中,因水而生;岛城,缘水而兴。扬中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正在不断续写绿色精彩。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