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输电线路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早有实践。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电网线路总长度约7500万千米,其中跨国电网互联线路长度接近1万千米。目前最长的全球跨国线路是挪威至荷兰NorNedlink工程,总长为600千米;电压等级最高的全球输电线路是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亚电网有较大的可行性。在东北亚几个国家中,日本和韩国资源相对匮乏,蒙古国的可再生能源丰富,发电成本低。电网互联将有助于解决电力供应问题。
“东北亚超级电网计划和我国所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几方有一些互惠共赢点。虽然地缘政治是建设跨国电网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但现阶段来看,如果国际形势不发生太大变化,东北亚电网在经济性、物理性和能源互补性方面都很强。”曾鸣说。
相比孙正义的这一计划,中国早有更大的设想。
上文提到的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亚洲地区跨国电网互联的典型代表。早在2012年1月,中俄500千伏联网工程成功带电试运行;2012年4月,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俄500千伏阿黑线(俄罗斯阿穆尔变—中国黑河换流站)正式送电投入商业运营。
仅2012年全年,中国即通过500千伏阿黑线、220千伏布爱甲乙线、110千伏布黑线,从俄罗斯购进电量26亿千瓦时。截至2016年4月,国网黑龙江电力通过500千伏阿黑线累计完成对俄购电83.617亿千瓦时。
2016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联合电网备忘录》(下称《备忘录》)。虽然《备忘录》的具体内容并未对外公开,但业内认为《备忘录》的签署透露出东北亚地区可能开始探路亚洲内部的电网互联。
由国际能源署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国家电网公司共同研究编写的一份报告显示,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与消费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实现这些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可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比重,还能实现各国电网负荷错峰、共享装机备用和应急资源,提高电源电网运行效益。
联网的综合效益受到联网工程投资、输电容量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指出,由于国际电网互联涉及不同洲、不同国家,因此各国纳税政策、经济发展特点等因素也将影响联网的综合效益。
更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也已开始布局。2016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阶段可结合实际协调推进。在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电网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率先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跨国跨洲联网。
原标题:相比孙正义的“超级电网” 中国早有更大的设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