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别OUT啦!看这家光伏企业如何玩转『智能制造』

   2017-12-05 中国能源报卢奇秀27350
核心提示:中国光伏行业正在寻求转型,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都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道考题。12月1日,以共进
 中国光伏行业正在寻求转型,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都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道考题。


 
12月1日,以“共进·共享·共赢”为主题的2017通威太阳能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会议期间,有句话被频频提及——“智能制造可以为光伏行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智能制造成行业发展趋势
 
通威太阳能(成都)公司S2车间里,几辆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小车往来穿梭在各个环节上下料,在这里,单晶硅片会经过制绒、扩散、刻蚀、退火、镀膜、丝网印刷、测试分选七道完整精密的工序,然后“化身”为一张张电池片。在这条被称为“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面前,记者看到,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车间除了几个监督人员外,整个电池制造环节全部由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完成。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生产线在全球光伏行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自今年9月20日投产以来,各方面运行顺利。记者看到,门口的数字屏显示着工厂的运转情况,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订单效率、A品率、碎片率,以及车间内的湿度、温度、清洁度等都直观可见。
 
数据显示,该生产线每天能生产高效电池135万片,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相比,同等产能情况下,能使用工减少40%,能源消耗降低30%,生产效率提升25%。
 
通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数字显示屏
 
智能制造也得到了光伏行业越来越多认可。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清介绍,目前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


“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实现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全流通,这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 设备供应商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军进一步指出, 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给行业传递出积极信号,智能制造是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实现从原材料、生产线、产品库整个工厂的全联通或是行业下一阶段目标。
 
中国光伏成本将保持每年10%降幅
 
事实上,智能制造的效果已经在光伏行业凸显。
 
通威太阳能董事长谢毅介绍,通威从2013年开始切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以来发展迅速,今年11月8日、11月18日,在合肥、成都两大基地相继启动10GW,新增2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全部建成后,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30GW,销售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惊人”是记者在现场听到形容通威发展最多的词语。“通威的故事,讲述的也是中国光伏的故事”美国应用材料太阳能事业部全球销售总经理Osher Gilinsky如是说。
 
数据显示,10年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增长了1000倍,发电成本下降了80%,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规模、成本上遥遥领先,且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会上指出,仅仅10年,中国光伏产业就实现了从追赶、并进到全面超越的华丽转身。
 
谈及中国光伏企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核心竞争力在哪?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具有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这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这是我国光伏行业迅猛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任何新技术都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推广,由此,未来中国光伏行业成本还将保持10%的降幅,2020年完全能实现平价上网。
 
设备供应商正向中国转移
 
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延续到供应链。谢毅指出,如何培育稳定而紧密的供应商体系,打造优质的供应链,已经成为衡量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企业竞争力点关键。
 
事实上,外国诸多供货商正在积极向中国市场转移。全球最大的光伏导电银浆供应商贺利氏光伏事业部总裁李德海(Andreas Liebheit)表示,其在美国和欧洲的研发力量将进一步转移到中国。
 
瑞典光伏设备制造商梅耶博格首席运营官Daniel Lippuner也告诉记者中国光伏在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梅耶博格计划将金刚线切割设备生产线从瑞士转移到中国,预计2018年在中国实现投产。
 
国外供货商进入中国是否会对国产企业造成冲击。王燕清对此回应,关键在于设备的质量。他对国产设备很有信心,相较于外国设备,国产研发的新设备已经具备很大优势,且这种优势并不是基于价格低廉,而是基于技术领先。
 
End
 
责编 | 卢奇秀
 
标签: 光伏 智能制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