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北”地区风电发展需要“腾网换电”和“腾笼换鸟”。“三北”地区重新回归,消纳是首要问题。特高压送出能力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开发需求。就此,田庆军提出两个方案:一是“腾网换电”,“三北”地区每年用电负荷并不低,尤其是内蒙、新疆等地区,目前火电占比还是很高,因此要加强清洁能源本地消纳,减缓送出压力,绿电资源开发建设与绿电消纳替代同步,提高三北地区的绿电使用比例,促进当地能源结构有序调整、经济稳健发展;二是“腾笼换鸟”,重构中国工业布局,结合中国东部、南部等地区工业电价较高的实际情况,把一些高耗能产业往绿电密集、电价便宜的“三北”地区迁移,促进更多绿电消纳,整体拓展新能源增长空间。
田庆军提到,要实现两个“腾换”方案,各地方政府需要更加重视“能耗双控”问题。绿电没有碳排放,建议鼓励使用绿电,从而激活产业向“三北”风光资源大省流动。通过利用风光资源优势打造能源价格洼地,吸引符合要求的高耗能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促进新能源装机增长。未来还可以通过制氢、储能等方式进一步消纳更多的绿色电力,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中和。
第二、海上风电要想实现平价,需要降低融资成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利率下行是全球趋势,海上风电融资成本如果能降到3%以下,会有效帮助度电成本下降,另外,送出线路建议纳入输配送电价,如果能实现这两点,海上风电马上就可以平价。目前送出成本在一次性建设成本中占比太高,海缆成本约合度电成本1毛钱,未来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这个成本会快速增加。
田庆军强调,中国海域风速和建设条件差异巨大,海上风电一定要定制化开发。过去陆上风电两三款风机包打天下的模式不适合海上风电。远景测算:如果杭州湾以北海域,EPC降到单位千瓦12000元,融资成本降低到4%,发电小时数达到3500小时,海上风电就可以做到4毛钱以下的度电成本。如果不计送出线路成本,每千瓦可减少1000-2000元的投资,总投资降到12000元非常有希望。如果地方政府再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平价来得会更快些。
第三、中东南部“御风计划”推进,建议抓住土地和消纳两个主要矛盾。首先,建议中东南部风电不再区分分散式风电和集中式风电。过去对分散式风电的定义过于苛刻,一是电压等级不能超过110kV,这就将分散式风电的消纳范围限制在了50公里以内,许多地区变得不可开发。二是不能反送电。田庆军认为,如果能放开这两点,把分散式风电和集中式风电一视同仁,就可以在一个县里打包做开发,加快实现“百县千村万台”的目标。其次,建议土地以租代征,把田间地头、村前屋后、厂区路旁等一些零星的土地利用起来。最后,建议电网支持“零碳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帮助更多的经济开发区大幅降低用能成本,早日实现碳中和。
田庆军还分享了他对风电发展的一些思考。
“风电行业要警惕低成本陷阱,杜绝恶性竞争。”技术进步持续降低度电成本,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根本。但过往经验告诉我们,过度竞争的低价订单执行过程中的合同纠纷给产业链上下游都带来了极大困扰,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在供应链成本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形下,低价导致低质是大概率事件,呼吁开发商在关注价格的同时也要重视质量安全。
田庆军表示,风电行业在最近3年技术创新不足。2018年开始的价格战使风机价格一度下探到每千瓦3000元以下,制造业毫无利润可言,2019年上半年出台的补贴政策又助推了风电抢装潮,价格被快速拉升到每千瓦4000元以上,2020年一整年持续了供不应求的抢装局面。过去三年,风电行业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发展,忽冷忽热,导致创新不够,验证不足,行业大多在以前的技术进步基础上修修补补,叶片做长、塔筒做高、容量做大、风机做轻,很多设备企业在基础研究如材料、电机等核心技术上面缺少投入。因此,田庆军呼吁平价时代,产业链回归理性,上下游应持续在技术研发和制造工艺上创新。
最后,田庆军提醒,近期资源开发过热导致竞争激烈,非技术成本快速增长,行业需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单纯和过度的资源置换,会将先进技术和产品拒之门外。“未来我们不希望看到品牌输给了价格,价格输给了资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