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舒杰:上网电价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商业化的发展之路

   2012-10-12 中国新能源13360
核心提示:  光伏在短短的十年里,已缔造出无数个神话,然而在光环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问题。为此就当前存的问题如产能、技术、政策等方面的问
  光伏在短短的十年里,已缔造出无数个“神话”,然而在光环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问题。为此就当前存的问题如产能、技术、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本刊近日对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发电与系统集成实验室舒杰主任进行采访。
 
  中国新能源:目前,光伏技术在国内发展的总体水平如何?与欧美对比,我们有明显的技术短板吗?
 
  舒杰:总体来说,国内的光伏产业发展呈现产业强,研发、应用相对弱的情况。光伏产业这块比如光伏组件、光伏电池,中国从2010年开始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中国在产业规模和成本控制上比国外强,凭借明显的产品价格优势,90%以上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都出口国外。应用方面,这几年通过政府补贴也在不断推动,每年按100%,甚至200%的速度在增加,最近三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在成倍增长,2012年计划新增装机约2000MW。
 
  我认为技术短板主要是光伏产业上游技术的不足、助推光伏应用产业的政策不够,这一块跟国外有比较大的差异。中下游产业这块,远远超过了国外。比如说晶硅材料的制造技术,目前跟国外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以晶硅为主的太阳级硅材料制造成本、资源的循环利用上,技术革新与成本控制需加强,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国外目前的技术在污染控制与材料循环利用方面做得很好,最终还是反映在上游技术的差距。另外,助推光伏应用产业的政策法规不到位,难以形成商业化发展势头。
 
  中国新能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展的技术瓶颈是什么?针对技术瓶颈的突破,中科院目前有什么相关的研究项目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舒杰:技术瓶颈主要是太阳能材料、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方面,一直跟国外有一定差距。主要集中在产业的上游和中游。比如太阳能电池的工艺,国内大规模产业化电池效率总体上低于国外,在“薄膜电池”这一块更是如此。如果生产工艺技术不够精湛,成本也自然降不下来,所以国内在高效电池的效率和成本方面也缺乏优势。目前薄膜电池最大的问题是转换率低,产业化技术不够成熟。特别是薄膜电池的研发,这两年基本没有什么进展。
 
  作为国家最高科研机构,中科院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太阳能行动计划”,就太阳能电池材料、聚光光伏、储能等应用集成技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目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网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微网技术可以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以及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网冲击大等问题,而分布式发电技术则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方式,具有投资小、灵活、清洁环保等优点,能够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网技术将会大大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等在规模化应用方面的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及分散式利用。

  但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尤其是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技术与工艺这一块,不是3-5年就可以实现大突破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技术研究积累,需要人才、资金的大投入和长期稳定的研究过程。
 
  中国新能源:据知,国外已经生产出转换效率达20%的太阳能电池,而国内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如何?
 
  舒杰:不同的太阳能电池会有不同的转换率水平,必须是同一类太阳能电池来比较。比如,应用于空间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能达到30%。你提到的20%,指的主要是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国外在几年前就有20%转换率的商业化产品,像美国的一些公司几年前就可以做到产业化19%的转换率了。其实,国内中试、小批量也能做到,只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还不能批量实现,一般在13%-17%范围。
 
  目前使用最普及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它是人们常说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晶体硅电池现在仍然是市场的主流,薄膜电池由于转换效率太低,短期内不会是市场的主流,但是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研发的关注点。薄膜电池还处于发展之中,比如碲化镉电池、铜铟镓硒等,它的效率还不高,在10%-12%左右,普遍不超过13%,非晶硅电池更低(这是国际的情况,国内基本没有成熟的产业化生产)。
 
  国外的薄膜电池转换率(如:碲化镉电池、铜铟镓硒)已经可以做到12%、13%左右,但是还没有完全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如:铜铟镓硒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的尝试中。未来薄膜太阳能电池若能在产业化技术上取得突破,就会得到普及,但是短期内就转换效率等来讲,跟晶体硅比,目前不具备优势,所以市面上看到的太阳电池90%以上都是晶体硅电池。
 
  中国新能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目前国内生产的8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你认为目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舒杰:目前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价格优势。随着这2-3年全球性经济低靡,产业内部的竞争也很激烈,企业下一步的重组、洗牌是未来一到两年的重要趋势。现在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价,企业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目前太阳能电池已经低至RMB 5元/WP。相对来说,中国原材料和人员综合成本控制要比国外好,其他优势就不太显著。
 
  劣势主要在技术贮备不够、技术研发程度还不够。短期内,国内技术突破有限,仍然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为主。

  中国新能源:中国当前对太阳能产业发展有很多看法,例如产能过剩、二次污染等等,对此您如何看待?是否会影响公众对太阳能产业的看法?
 
  舒杰: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技术的欠缺。以晶体硅电池为例,由于技术落后,上游硅材料的提炼会导致污染、材料循环利用率低,关键就在于工艺技术跟国外差距大、不成熟,简单扩产、重复上马,没有相应处理污染的技术,且工艺技术研发投入也比较少。所以国内企业大规模的扩产,技术上的跟进赶不上产业的发展,导致很多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成本高,还不可避免带来了环境污染。所以会有人说国内的上游企业做的不好、有污染,实际上还是个技术的问题。应该讲,不是太阳能不环保,而是某些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没有能力做到环保。通过正确宣传引导,是不会影响公众对发展太阳能产业信心的。
 
  中国新能源:从目前来看,新能源产品价格高仍是限制新能源在中国推广的主要原因,您认为就太阳能产业而言,应如何生产质高价廉的产品?
 
  舒杰:我觉得首先还是要靠技术研发,最终要靠技术研发来提高产品的转换效率、降低成本。第二是国内在应用这块,好的政策推动很重要。除了要降低系统成本之外,实际上太阳能应用,比如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来说,是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的,可以开始商业化的推广。但实际推广应用力度很小、完全靠政策补贴,这跟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有关,即:没有可操作性的上网电价政策。从太阳能大规模并网发电看,电网设施建设不完善是重要原因。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太阳能电卖不出去,就算是发了电也拿不到钱,所以只能采用“用户侧发电”的应用模式,多余上网电力也不能抵扣生产用电电费,这就制约了市场的大发展。
 
  在国外,德国、日本、美国发展得很快的原因是有相应的国家优惠政策来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我国目前推动光伏产业发展,除电站工程的政策性补贴外,还不够,不能形成商业化发展的势头,所以相对发展得比较慢。国内光伏产业界也在不断提议制定光伏发电应用的政策,考虑尽快制定国家光伏上网电价政策。虽然现在政策还迟迟未出台,但这是整个光伏产业界的一个强烈的呼声,必须要有可操作性的并网电价政策,光伏产业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商业化发展之路,也才能源实现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目标。
 
  个人简介
 
  舒杰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发电与系统集成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