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正饱尝其带来的“副作用”——产能过剩。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产能过剩不仅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建材、电解铝、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凸显,近年来更是扩大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课题中指出,本轮产能过剩涉及行业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化解难度大,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之一。
在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调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放到了五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事实上,化解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命题。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之后,这一问题年年都有所提及,但将化解产能过剩放在年度经济任务的首位,尚属首次。
正如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治所言:“产能过剩的化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以钢铁行业为例,一个现实中的疑问却是,提了这么多年产能过剩为何总是化而不解?
同样,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此轮“去产能”也面临着更多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产能过剩掣肘经济发展
提及产能过剩,最先被联想到的行业就是钢铁,中国的钢铁年产量全球第一,并占到了一半以上。
来自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为8.2亿吨,当年的粗钢产能为 11.6 亿吨,粗钢产能利用率的70.69%,意味着约三成的产能过剩。而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2014年全球的平均粗钢产能利用率为 76.7%。
实际上,在全国各地仍有大量诸如地条钢这样的“黑产能”没有统计在册,按照业内的估算,中国粗钢利用或低于60%。
“产能过剩问题,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钢铁需求量低迷的形势下,更为明显。”我的钢铁网研究员付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过剩的原因在于钢铁行业在前2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投资,此前的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20%,这种过度投资和需求增速不成比例,最终导致了严峻的过剩局面。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的同时,企业减产意愿不强烈,钢铁企业的扩产现象仍较严重,仅在2014年新开工钢铁项目为2037个。
根据工信部规划的《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7 年)》,计划3年内钢铁产能压缩8000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付略表示,2015年粗钢产量将出现1982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但是供给端的收缩仍赶不上需求的下降,造成钢铁产品价格低迷,钢铁企业经营困难。根据上海钢联监测,目前全国163家钢厂的亏损面达到95.19%。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其他众多行业中。目前全国各类煤炭的产能超过50亿吨,2014年全国原煤产量38.7亿吨。超10亿吨过剩产能压顶,也让煤炭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以来迅速告别“黄金时代”,行业形势一再恶化。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连续45个月下降。PPI指数下降,被视作工业产能过剩、生产通缩的表象,该指数连续的下降也表明产能过剩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的分析,近3年来PPI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部门,都集中在2003~2007年扩张速度大的部门中。
“产能过剩已成中国经济运行中最致命的‘ 恶性肿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新华网评论称,经历了多轮的产能扩张,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产能都达到或超过上限,绝对过剩和周期性过剩同时显现。
在近期召开的一个钢铁行业年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指出,现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去10年内两次经济过热的“后遗症”,一次投资热潮是集中在2004~2007年,另一次是在2009~2010年,包括钢铁在内的这些过热产业的存货及过剩生产能力的清理需要较长时间。
过剩行业迎兼停并转
实际上,化解产能过剩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面临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5年来一直有所提及。
2013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并提出通过5年努力,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上取得重要进展,使得钢铁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在实际化解的过程中,清理产能效果一直并不理想。”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的“去产能”主要是主动和被动,此前中国的去产能多依靠被动的行政指令,要求各地淘汰落后产能。但同时“落后产能”的界限模糊,依靠行政化解产能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开始主动去产能。但市场需求的变化巨大,企业的行动又跟不上市场,也让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峻。
“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制办法,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在12月22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对长期亏损、资产负债率高、停产半停产这类的“僵尸企业”进行处置,这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这或许意味着,未来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企业将迎来实质性的重组、退出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的方案: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另外,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
不仅如此,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国际产能合作,也被业内专家视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研究》课题组指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但受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的财税体制以及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刺激了投资,而土地、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不彻底加大了地方干预,一些项目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仍然“一哄而上”。
其进一步建议,长期来看,化解过剩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短期行为,打破“过剩、干预、再过剩、再干预”的怪圈,构建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但对企业来说,化解产能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意味着要做大手术,化解的产能该如何引导,资产、员工、负债该如何安置,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刘心田认为,针对过剩产能的化解,还需要“因地制宜”,须联合地方政府、企业、专家智库等多方面的力量,制订出针对各个企业的不同化解方案。
在南京市,南京市环保局近日发布通告,2016年1月1日起,在南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重化工行业按高标准征收。据 了解,南京企业必须先要买排污权,再交排污费,买不到排污指标的新项目将不能上马。
由于排污权交易的范围更多地是在企业需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才发生。因此在钢铁企业实施环保升级、裁撤产线的过程中,还是有优化、新建产线的需求,这时,钢铁企业可以保留自身实施环保升级、裁撤生产线时剩下的排污权;而只有钢铁企业确认其一定会转型、转产时,钢铁企业才有可能卖出其排污权。
有环保专家表示:“当钢企参与排污权交易就是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真正标志。”但根据媒体统计,在排放主力的钢铁企业中,参与排污权交易的企业并不多。
0 条